[發明專利]一種增大鍛件強度的鍛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73352.2 | 申請日: | 2018-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15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美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美如 |
| 主分類號: | B21J5/00 | 分類號: | B21J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揚專利事務所 35001 | 代理人: | 余榕榕 |
| 地址: | 3508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鍛件 人工時效 飛邊 冷鍛 固溶處理 溫熱 鍛造 精加工處理 精加工工序 工件加熱 切斷工序 使用環境 溫熱加工 硬度降低 強度比 預成形 對切 固溶 切出 老化 施加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大鍛件強度的鍛造方法,包括次進行的如下步驟:步驟1、切斷工序:從原材料中切出合適大小的工件;步驟2、冷鍛工序:對切成工件進行使其預成形的冷鍛;步驟3、固溶工序:對冷鍛后工件進行固溶處理;步驟4、溫熱加工工序:對固溶處理后的工件加熱至溫鍛的溫熱溫度;步驟5、溫鍛工序:對溫熱處理后的工件進行溫鍛;步驟6、人工時效工序:對溫鍛處理后的工件施加人工時效;步驟7、去飛邊工序:對人工時效后的工件進行去飛邊;步驟8、精加工工序:對去飛邊后的工件進行精加工處理。本發明下完成的鍛件,強度比現有技術下的鍛件更高;能夠避免鍛件在使用環境過早老化從而導致硬度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大鍛件強度的鍛造方法,屬于工業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壓(鍛造與沖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松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屬流線,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于同樣材料的鑄件。但在現有技術下的鍛造方法,存在導致鍛件強度不足,且硬度降低的鍛造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了實現鍛件高強度且抑制硬度降低的鍛造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增大鍛件強度的鍛造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如下步驟:
步驟1、切斷工序:從原材料中切出合適大小的工件;
步驟2、冷鍛工序:對切成工件進行使其預成形的冷鍛;
步驟3、固溶工序:對冷鍛后工件進行固溶處理;
步驟4、溫熱加工工序:對固溶處理后的工件加熱至溫鍛的溫熱溫度;
步驟5、溫鍛工序:對溫熱處理后的工件進行溫鍛;
步驟6、人工時效工序:對溫鍛處理后的工件施加人工時效;
步驟7、去飛邊工序:對人工時效后的工件進行去飛邊;
步驟8、精加工工序:對去飛邊后的工件進行精加工處理。
其中,溫鍛前后的等效塑性應變為0.4~2.1。
其中,人工時效下的析出強化,使鍛造件(工件)高強度化,同時抑制制造后的使用中的硬度變化。
其中,冷鍛是在低溫且工件再結晶溫度溫度以下進行;溫鍛是通過模具完成對工件的鍛造成型。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下完成的鍛件,強度比現有技術下的鍛件更高。
2、本發明下完成的鍛件,能夠避免鍛件在使用環境過早老化從而導致硬度降低。
3、本發明方法簡單,鍛件質量好,成型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和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一種增大鍛件強度的鍛造方法,包括依次進行的如下步驟:
步驟1、切斷工序:從原材料中切出合適大小的工件;
步驟2、冷鍛工序:對切成工件進行使其預成形的冷鍛;
步驟3、固溶工序:對冷鍛后工件進行固溶處理;
步驟4、溫熱加工工序:對固溶處理后的工件加熱至溫鍛的溫熱溫度;
步驟5、溫鍛工序:對溫熱處理后的工件進行溫鍛;
步驟6、人工時效工序:對溫鍛處理后的工件施加人工時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美如,未經劉美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733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