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多個自動化的獨立旋轉軸的C形臂成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69711.7 | 申請日: | 2018-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208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D.E.巴克;J.M.西蒙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電氣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6/00 | 分類號: | A61B6/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予紅;張金金 |
| 地址: | 美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自動化 獨立 旋轉軸 成像 系統 | ||
提供了一種X射線成像系統。X射線成像系統包括X射線輻射源、X射線檢測器和C形臂。C形臂具有設置在第一端上的X射線輻射源和設置在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上的X射線檢測器。X射線成像系統還包括機動化系統,所述機動化系統被配置為使C形臂圍繞三個不同的旋轉軸旋轉。
技術領域
本文公開的主題涉及具有C形臂的X射線成像系統,并且更具體地,涉及其中C形臂包括沿著多個獨立旋轉軸的自動化運動的X射線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例如,醫療診斷成像系統例如通過暴露于諸如穿過患者的X射線的能量源來生成諸如患者的對象的圖像。所生成的圖像可被用于許多目的。經常地,當醫師獲取患者的X射線時,希望從多個不同位置和角度獲取患者的身體的一個或多個部分的若干X射線,并且優選地無需頻繁地重新定位患者。為了滿足這個需要,已經開發了C形臂X射線診斷設備。術語C形臂通常指具有剛性和/或鉸接結構構件的X射線成像裝置,所述剛性和/或鉸接結構構件具有各自位于結構構件的相對端使得X射線源和圖像檢測器相互面對的X射線源和圖像檢測器組件。結構構件通常為“C”形的并且因此被稱為C形臂。以這種方式,從X射線源發射的X射線可以碰撞圖像檢測器并且提供被放置在X射線源和圖像檢測器之間的對象或多個對象的X射線圖像。
在許多情況下,C形臂被連接到可移動臂的一端。在這樣的情況下,C形臂常常可被升高和降低、從一側被移至另一側和/或圍繞一個或多個旋轉的軸旋轉。因此,可以移動和重新定向這樣的C形臂以允許從若干不同位置和角度以及患者的不同部分獲取X射線圖像,而不要求患者被頻繁地重新定位。然而,由于成像系統的結構或者缺少獨立的旋轉軸導致C形臂的旋轉或運動可能在某些方向(例如軌道方向)上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提供了技術方案1:
一種X射線成像系統,包括:
X射線輻射源;
X射線檢測器;以及
C形臂,所述C形臂具有設置在第一端上的所述X射線輻射源和設置在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上的所述X射線檢測器;以及
機動化系統,所述機動化系統被配置為使所述C形臂圍繞三個不同的旋轉軸旋轉。
提供了技術方案2:如技術方案1所述的X射線成像系統,包括底座,其中所述機動化系統被配置為使所述C形臂相對于其中所述C形臂被耦合至所述底座之處的位置在軌道方向上旋轉至少180度。
提供了技術方案3:如技術方案2所述的X射線成像系統,其中所述機動化系統被配置為通過使所述C形臂相對于所述底座在橫向上旋轉180度并且使所述C形臂圍繞其中所述C形臂被耦合至所述底座之處的位置旋轉180度兩者來使所述C形臂在所述軌道方向上旋轉至少180度。
提供了技術方案4:如技術方案3所述的X射線成像系統,包括被耦合至所述底座的水平臂以及具有被耦合至所述水平臂的第一端和經由C形臂旋轉裝置被耦合至所述C形臂的第二端的L形臂,其中所述L形臂被配置為圍繞所述水平臂旋轉以使能所述C形臂在所述橫向上的旋轉,并且所述C形臂旋轉裝置被配置為圍繞所述L形臂的所述第二端旋轉以使能所述C形臂圍繞其中所述C形臂被耦合至所述底座之處的位置的旋轉以及在所述軌道方向上旋轉兩者。
提供了技術方案5:如技術方案3所述的X射線成像系統,其中所述機動化系統被配置為通過使所述C形臂在相同的時間并以相同的速率兩者圍繞所述三個不同的旋轉軸旋轉來使所述C形臂在所述軌道方向上旋轉至少180度。
提供了技術方案6:如技術方案3所述的X射線成像系統,其中所述機動化系統被配置為通過使所述C形臂以預定義的非線性速率圍繞所述三個不同的旋轉軸旋轉來使所述C形臂在所述軌道方向上旋轉至少180度。
提供了技術方案7:如技術方案3所述的X射線成像系統,其中所述機動化系統被配置為通過使所述C形臂在不同的時間圍繞所述三個不同的旋轉軸旋轉來使所述C形臂在所述軌道方向上旋轉至少18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電氣公司,未經通用電氣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697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