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直角坐標定位的自沖鉚接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61056.0 | 申請日: | 2018-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69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曉聰;魏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0 | 分類號: | B21D39/00;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直角坐標 定位 鉚接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直角坐標定位的自沖鉚接裝置及方法,裝置包括自沖鉚槍、自沖鉚槍支撐架、升降板、下鉚模固定裝置、升降支撐桿、升降絲桿、升降螺母、升降滑動桿、下鉚模基座底板、下鉚?;o、連桿機構、X軸滑板、X軸絲桿、X軸把手、Y軸軸向導軌、Y軸把手、Y軸絲桿、Y軸滑板和同步帶。本發明在鉚接過程中可實現精確定位,能夠對任一指定位置進行自沖鉚接;能夠實現對面積較大構件的自沖鉚接;構件的移動通過控制X、Y軸把手旋轉即可,不需要人工用手去搬動構件,省工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鉚接質量。被鉚接構件尺寸不受限制,并易于實現連續自動自沖鉚接,提高了鉚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直角坐標定位的自沖鉚接裝置及方法,屬于自沖鉚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沖鉚接技術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種新的薄板材料連接技術,特別適用于輕合金、復合材料等難焊接板材,是傳統點焊技術最理想的替代技術,已被越來越多于航天航空、高速列車及汽車等的白車身制造中。在目前使用的自沖鉚連接技術中,都使用具有C型框架的傳統自沖鉚設備,其下鉚模是固定的,當對同一構件連續進行鉚接時需要手動移動構件,當鉚接多點時,需要不斷的移動構件,這樣操作上比較費力且可能因為放置的不平穩而導致鉚接質量差。此外,因為C型框架喉深的限制,使得傳統自沖鉚設備不能鉚接面積較大的構件,例如大飛機機身構件,因此,傳統自沖鉚方法及設備僅適于鉚接面積小,鉚接點數量少的構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直角坐標定位的自沖鉚接裝置及方法,以用于解決需要人工搬動構件帶來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直角坐標定位的自沖鉚接裝置,包括自沖鉚槍1、自沖鉚槍支撐架2、升降板3、下鉚模固定裝置4、升降支撐桿5、升降絲桿6、升降螺母7、升降滑動桿8、下鉚?;装?、下鉚?;o10、連桿機構11、X軸滑板12、X軸絲桿13、X軸把手14、Y軸軸向導軌15、Y軸把手16、Y軸絲桿17、Y軸滑板18和同步帶19;
所述Y軸軸向導軌15固定,Y軸絲桿17安裝在Y軸軸向導軌15中,Y軸滑板18放置在Y軸軸向導軌15上,X軸絲桿13安裝在X軸滑板12中,X軸滑板12安裝在Y軸滑板18上,下鉚?;装?安裝在X軸滑板12上,下鉚模固定裝置4在下鉚?;装?上通過同步帶19帶動,升降板3通過升降支撐桿5支撐在下鉚?;装?上,連桿機構11套在升降絲桿6上,自沖鉚槍1緊固在自沖鉚槍支撐架2中;
旋轉下鉚?;o10來帶動同步帶19的移動,同步帶19的移動帶動下鉚模固定裝置4來實現安裝在下鉚模固定裝置4孔中的下鉚模的移動;
轉動連桿機構11的曲柄,套在鉸鏈處的兩根升降絲桿6會同步轉動,與升降絲桿6構成螺旋副的升降螺母7會在X方向來回運動,升降螺母7的運動帶動與其相連的升降滑動桿8在下鉚?;装?兩側的滑動槽中來回運動,升降滑動桿8的運動又會改變套在桿上的升降支撐桿5的張開度,升降支撐桿5的張開度改變帶動安裝在升降板3兩側的滑動槽中的升降滑動桿8來回運動及帶動升降板3的升降;
通過旋轉X軸把手14使得X軸滑板12在X軸方向移動,通過旋轉Y軸把手16使得Y軸滑板18在Y軸方向移動。
所述升降支撐桿5為兩組,每組兩個,每個升降支撐桿5兩端設有孔用于升降滑動桿8穿過,每組中的兩個升降支撐桿5之間通過鉚釘連接。
所述X軸滑板12安裝在Y軸滑板18上并通過滑臺移動。
所述Y軸滑板18放置在Y軸軸向導軌15上并通過燕尾槽滑動。
所述Y軸滑板18的上下表面分別焊有螺母,其下螺母與Y軸絲桿17組成螺旋副,其上螺母與安裝在X軸滑板12上的X軸絲桿13組成螺旋副。
所述螺母通過焊接固定在Y軸滑板18上。
所述下鉚模固定裝置4下表面與下鉚模基座底板9上表面平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610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