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抗紋枯病水稻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35440.3 | 申請日: | 2018-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10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裴柏平;陳玲;韋平;裴建波;徐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焦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18 | 分類號: | C12Q1/18;A01H1/02;C12Q1/68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加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強 |
| 地址: | 22417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紋枯病 水稻 基因組DNA 水葫蘆 酶切 性狀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紋枯病菌 接種 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 育種 分子育種技術 電泳檢測 分子標記 目標基因 育種效率 抗病型 引物 自交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抗紋枯病水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水稻進行紋枯病菌株接種;選出具有抗紋枯病性狀的水稻進行自交,得到F1;對F1進行紋枯病菌株接種,選出具有抗紋枯病性狀的水稻;提取水葫蘆基因組DNA進行酶切,獲得酶切水葫蘆基因組DNA;將獲得的酶切水葫蘆基因組DNA導入具有抗紋枯病性狀的F1水稻中,將F1進行育種,得到F2;提取F2基因組DNA,以分子標記所示的引物進行PCR擴增,PCR擴增的產物在6%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上進行電泳檢測目標基因的存在。通過本發明育種得到的水稻具有極高的抗紋枯病能力,大大提高了育種效率,在分子育種技術上選育抗病型水稻具有積極的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抗紋枯病水稻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紋枯病,水稻紋枯病又稱云紋病,俗名花足稈、爛腳瘟、眉目斑,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是水稻發生最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飽滿,空殼率增加,嚴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
該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較多,粒重下降。苗期至穗期都可發病。葉鞘染病 在近水面處產生暗綠色水浸狀邊緣模糊小斑,后漸擴大呈橢圓形或云紋形,中部呈灰綠或灰褐色,濕度低時中部呈淡黃或灰白色,中部組織破壞呈半透明狀,邊緣暗褐。發病嚴重時數個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規則狀云紋斑,常致葉片發黃枯死。葉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紋狀,邊緣褪黃,發病快時病斑呈污綠色,葉片很快腐爛,莖稈受害癥狀似葉片,后期呈黃褐色,易折。
申請公布日為2015年06月03日的專利CN104663746 ,公開了一種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采用了質量分數為0.1%-5%的水葫蘆種子提取物浸膏,來對水稻的紋枯病進行生物防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實際使用中,提取物浸膏難以在不同環境中難以保持其抗病的穩定性,例如當氣溫等因素,且實際的水稻種植環境也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一旦水葫蘆種子提取物浸膏的性質受到環境影響,其防治效果將大大下降。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生物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受環境因素影響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抗紋枯病水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對“南粳0212”水稻進行紋枯病菌株接種;
步驟B、選出具有抗紋枯病性狀的“南粳0212”水稻進行自交,得到F1;
步驟C、對F1進行紋枯病菌株接種,選出具有抗紋枯病性狀的“南粳0212”;
步驟D、提取水葫蘆基因組DNA,并用限制性內切酶進行酶切,獲得酶切水葫蘆基因組DNA;
步驟E、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將步驟D獲得的酶切水葫蘆基因組DNA導入具有抗紋枯病性狀的“南粳0212”F1水稻中,將F1進行育種,得到F2;
步驟F、提取F2基因組DNA,以分子標記sh1443-1所示的引物進行PCR擴增,PCR擴增的產物在6% 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上進行電泳檢測,如果擴增出對應大小的分子標記片段,標志著目標基因的存在。
進一步地,步驟D中,所述限制性內切酶為NheI和XbaI。
進一步地,所述sh1443-1所示的引物為:
sh1443-1F:5’-GCTATTAACTAACCAGCTCAT-3’;
sh1443-1R:5’-CTAGTTGGGCGCAACGATGA-3’。
進一步地,步驟F中,對應分子標記片段的大小為640bp。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焦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焦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354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