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鈀納米顆粒—活性炭復合材料及其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229551.3 | 申請日: | 2018-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027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鞏金龍;董浩;張雷;趙志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3/44 | 分類號: | B01J23/44;B01J35/00;B01J37/04;B01J37/34;C25B1/00;C25B11/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chuàng)智天誠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氧化碳 鈀納米顆粒 電催化 還原 活性炭復合材料 應用 晶種生長法 活性炭 材料復合 催化還原 電極材料 化石燃料 有效緩解 前驅(qū)體 制備 | ||
1.鈀納米顆粒—活性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鈀納米顆粒和活性炭組成,采用活性炭加入到分散有鈀納米顆粒的體系中并超聲復合,鈀納米顆粒和活性炭的質(zhì)量比為1:(1—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鈀納米顆粒—活性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鈀納米顆粒和活性炭的質(zhì)量比為1:(4—8)。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鈀納米顆粒—活性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活性炭比表面積220—260m2/g,粒徑10—30n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鈀納米顆粒—活性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鈀納米顆粒為鈀立方體納米晶、內(nèi)凹鈀納米晶或者八面體鈀納米晶,其中鈀立方體納米晶的邊長為20nm—25nm;八面體鈀納米晶的邊長為21nm—24nm;內(nèi)凹鈀納米晶的立方體邊長為22nm—26nm,Pd納米晶在每個面上呈現(xiàn)一個平滑的平面凹陷結構,內(nèi)凹表面與平面之間的角度為18°,對應的表面是(310)晶面。
5.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鈀納米顆粒—活性炭復合材料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對于內(nèi)凹鈀納米晶在-0.9V達到88-92%,對于鈀立方體納米晶達到80.5%-81.5%,對于八面體鈀納米晶達到67%-73%。
6.鈀納米顆粒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活性炭加入到分散有鈀納米顆粒的體系中并超聲復合,鈀納米顆粒為鈀立方體納米晶、內(nèi)凹鈀納米晶或者八面體鈀納米晶。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鈀納米顆粒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鈀納米顆粒和活性炭的質(zhì)量比為1:(1—10),優(yōu)選1:(4—8)。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鈀納米顆粒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活性炭比表面積220—260m2/g,粒徑10—30nm。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鈀納米顆粒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鈀立方體納米晶的邊長為20nm—25nm;八面體鈀納米晶的邊長為21nm—24nm;內(nèi)凹鈀納米晶的立方體邊長為22nm—26nm,Pd納米晶在每個面上呈現(xiàn)一個平滑的平面凹陷結構,內(nèi)凹表面與平面之間的角度為18°,對應的表面是(310)晶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鈀納米顆粒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對于內(nèi)凹鈀納米晶在-0.9V達到88-92%,對于鈀立方體納米晶達到80.5%-81.5%,對于八面體鈀納米晶達到67%-7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jīng)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2955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