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銹橡膠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08092.0 | 申請日: | 2018-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3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龔俊峰;孟素媚;趙柏東;劉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防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02 | 分類號: | C08L9/02;C08L45/02;C08K13/02;C08K5/47;C08K5/3472;C08K5/25;C08K3/22;C08K5/09;C08K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大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110032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銹 橡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銹橡膠及其制備方法,以原料的總重量計,制備該防銹橡膠的原料包括:防銹劑5?11wt%、丁腈橡膠40?48wt%、促進劑3?6wt%、氧化鋅6?15wt%、硬脂酸2?4wt%、炭黑28?36wt%、防老劑0.2?0.8wt%和古馬隆樹脂0.2?0.8wt%,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之和為100%。本發明的防銹橡膠對金屬具有良好的氣相防銹性能,氣相緩蝕能力為0級,無銹,并且對鋼和銅均無接觸腐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銹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防銹橡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材料受周圍介質的作用而損壞,稱為金屬腐蝕。金屬的銹蝕是最常見的腐蝕形態。腐蝕時,在金屬的界面上發生了化學或電化學多相反應,使金屬轉入氧化(離子)狀態。這會顯著降低金屬材料的強度、塑性、韌性等力學性能,破壞金屬構件的幾何形狀,增加零件間的磨損,惡化電學和光學等物理性能,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甚至造成火災、爆炸等災難性事故。金屬的腐蝕現象非常普遍,世界每年由于金屬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比較嚴重,因此,人們十分重視金屬制品的防腐蝕問題。
為了防止金屬制品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產生銹蝕,通常會對金屬制品進行防銹保護。在對一些金屬制品進行防銹封存時,往往會用到橡膠制品,不過目前使用的橡膠制品大多沒有防銹功能,長時間和金屬制品接觸,往往還容易產生接觸腐蝕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防銹橡膠,在用于金屬制品封存包裝時,可以避免與金屬制品產生接觸腐蝕,并且能對金屬制品起到防銹保護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銹橡膠,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避免金屬制品防銹封存時,橡膠制品與金屬發生接觸腐蝕,并且能對封存金屬制品起到防銹保護的作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防銹橡膠,以原料的總重量計,制備該防銹橡膠的原料包括:防銹劑5-11wt%、丁腈橡膠40-48wt%、促進劑3-6wt%、氧化鋅6-15wt%、硬脂酸2-4wt%、炭黑28-36wt%、防老劑0.2-0.8wt%和古馬隆樹脂0.2-0.8wt%,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之和為100%。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所述的防銹橡膠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
(1)將丁腈橡膠加入煉膠機,壓軟,包輥;
(2)然后向煉膠機中依次加入防銹劑、促進劑和防老劑混合均勻,包輥,然后再加入氧化鋅、硬脂酸、古馬隆樹脂進行混煉,搗煉均勻;
(3)最后緩慢加入炭黑搗煉,搗煉均勻后調整輥距,薄通,放寬輥距,出片,冷卻,得到橡膠片;
(4)將所述橡膠片進行返煉,包輥、搗煉均勻,薄通后出片,得到防銹橡膠。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的防銹橡膠對金屬具有良好的氣相防銹性能,氣相緩蝕能力為0級,無銹,并且對鋼和銅均無接觸腐蝕;
(2)本發明的防銹橡膠具有長效的氣相緩蝕能力,消耗后的氣相緩蝕能力為0級,無銹;
(3)本發明的防銹劑和各種其他助劑的設計添加比例合理,制備的防銹橡膠長期使用,表面無結晶析出,并且不會對橡膠本身的綜合性能造成影響,本發明的防銹橡膠的各項物理性能優異;
(4)本發明的防銹橡膠不含亞硝酸鈉,安全、環保。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雖然以下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然而應該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發明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使本發明更加透徹和完整,并且能夠將本發明的范圍完整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防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沈陽防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080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