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施工梁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01624.8 | 申請日: | 2018-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26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梁慶慶;易斌;沈新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G13/04 | 分類號: | E04G13/04;E04G11/4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旌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傳凱 |
| 地址: | 545616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施工 | ||
一種建筑施工梁架,包括立柱,立柱為空心柱體,立柱的外周頂部鉸接連接數個支撐梁的一端,支撐梁均勻分布于立柱的外周,立柱上套裝滑套,滑套能沿立柱上下滑動,滑套的外周鉸接連接數個支撐桿的一端,支撐桿與支撐梁一一對應,支撐桿的另一端分別鉸接連接對應的支撐梁的底面,立柱的外周下部設有外螺紋,立柱的外周螺紋安裝第一螺套,第一螺套與立柱螺紋配合。本發明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支撐梁是否完全展開,不完全展開的支撐梁和立柱相互配合,能夠適用于弧面或傾斜面的梁板施工,適用范圍更加廣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工具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建筑施工梁架。
背景技術
現在房屋結構的建造大多采用現場澆筑的施工方法,這樣導致澆筑梁板時,在現場需要許多高度相同的垂直支撐桿件,桿件的上部鋪設平模板,然后進行澆筑。大量的垂直支撐桿件需要有平整的地面,并且梁板養護時間較長,使得過多的支撐桿件使用時間較長,資源浪費。且現有的建筑施工梁架依靠大量的螺栓將各個工件連接為一體結構,需要在施工現場安裝,安裝效率低,耗費時間較長,且現有裝置中高度調節裝置設置不合理,實際操作中,這種高度調節裝置不易使用,且容易影響裝置整體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施工梁架,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建筑施工梁架,包括立柱,立柱為空心柱體,立柱的外周頂部鉸接連接數個支撐梁的一端,支撐梁均勻分布于立柱的外周,立柱上套裝滑套,滑套能沿立柱上下滑動,滑套的外周鉸接連接數個支撐桿的一端,支撐桿與支撐梁一一對應,支撐桿的另一端分別鉸接連接對應的支撐梁的底面,立柱的外周下部設有外螺紋,立柱的外周螺紋安裝第一螺套,第一螺套與立柱螺紋配合,第一螺套的頂面能夠與滑套的底面接觸配合,立柱的兩側下部分別開設豎向的條形透槽,立柱的內壁下部兩側分別通過軸承連接轉軸的一端,轉軸相互平行,每個轉軸上固定安裝齒輪和第一傘齒輪,齒輪均位于對應的第一傘齒輪的外側,立柱內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L型齒條,齒輪均位于兩個L型齒條之間,L型齒條的水平齒條分別同時從對應的條形透槽內穿過且能沿之滑動,L型齒條的豎直齒條能夠分別同時與對應的齒輪嚙合,每個L型齒條的水平齒條的外端分別開設盲孔,盲孔的內端分別固定連接第一彈簧的一端,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分別固定連接卡柱的一端,第一螺套的內壁開設一圈滑槽,卡柱的另一端均位于滑槽內,卡柱能夠分別同時沿滑槽滑動,第一螺套的兩側分別開設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分別同時與滑槽內部相通,且第一通孔分別同時與對應的盲孔的中心線共線,第一螺套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把桿的一端,把桿的另一端分別開設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分別同時與對應的第一通孔的中心線共線且內部相通,第二通孔內分別設有一根插桿,插桿分別同時從對應的第一通孔內穿過,插桿的內端能夠分別同時與對應的卡柱的另一端接觸配合,插桿能夠分別沿對應的第二通孔滑動,立柱的內壁下部通過軸承和固定架安裝第二螺套,第二螺套與立柱的中心線共線,第二螺套的頂面固定連接第二傘齒輪的底面,第二傘齒輪與第二螺套的中心線共線,第二傘齒輪分別同時與兩個第一傘齒輪嚙合,第二螺套內螺紋安裝螺桿,螺桿與第二螺套螺紋配合,螺桿能夠從第二傘齒輪內穿過,螺桿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限位桿的一端,立柱的內壁兩側分別開設豎向的限位槽,限位桿的另一端分別同時位于對應的限位槽內,且限位桿能夠分別同時沿對應的限位槽滑動。
如上所述的一種建筑施工梁架,所述的立柱的外周頂部鉸接連接至少四個支撐梁的一端,支撐梁均勻分布于立柱的外周。
如上所述的一種建筑施工梁架,所述的螺桿的下端固定連接底板的頂面。
如上所述的一種建筑施工梁架,所述的把桿的外周分別包裹一層防滑膠墊。
如上所述的一種建筑施工梁架,所述的插桿的外端分別固定連接擋板的內側,擋板的內側和對應的把桿外端之間的距離略小于插桿的內端和盲孔的外側之間的距離,擋板的內側分別固定連接第二彈簧的一端,第二彈簧的另一端分別固定連接對應的把桿的外端,插桿分別同時從對應的第二彈簧內穿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016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