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動鼓機械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94879.6 | 申請日: | 2018-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221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謝小忠;李忠文;盧培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久旺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23Q3/06;B23Q3/10;B23B31/169;B23B31/103 |
| 代理公司: | 36115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會英 |
| 地址: | 3380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動鼓 機械加工 鉆孔加工 車加工 機械加工領域 鉆孔固定裝置 防下沉裝置 粗車加工 精車加工 鉆孔位置 工裝 頂桿 卡盤 數控 外部 加工 配合 | ||
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制動鼓機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車加工,采用定位防下沉裝置,進行粗車加工、精車加工;S2:鉆孔加工,采用鉆孔固定裝置,內部采用工裝配合卡盤,外部采用頂桿固定制動鼓,數控鉆孔加工。本發明的制動鼓機械加工操作簡單,加工精度提高,制動鼓車加工精度高,鉆孔位置準確、精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制動鼓機械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制動鼓加工過程中,都采用的是立式數控車床,將制動鼓通過液壓卡爪固定,然后通過刀具進行粗車和精車加工,但現有固定制動鼓的機構,一方面由于只依靠液壓卡爪大力夾緊,產生一個摩擦力來維持制動鼓不上下移動,沒有獨立的裝置進一步防止制動鼓上下偏移,而當刀具自上而下進行加工時,往往會帶有一個向下的壓力,當制動鼓外壁與卡爪接觸面的摩擦力不足以抵消該壓力時,制動鼓可能會下沉或者局部發生偏移,進而導致加工基準線不準確產生加工誤差;另外,現有加工方法和裝置中不區分粗車和精車時卡爪所需要的夾緊力,精車時也采用較大的夾緊力夾持制動鼓,使得加工時制動鼓各部位的圓柱度和圓跳動進一步加大,導致產品不能滿足制動鼓加工工序中效率與質量俱佳的要求。
傳統的制動鼓鉆孔加工過程中,通常是由卡盤卡住制動鼓的圓柱狀制動鼓體,進而從上部對制動鼓進行打孔加工。制動鼓的圓柱狀鼓體加工精度很難保證,根據鼓體進行定位打孔,會造成誤差的累積,影響加工精度;在打孔過程中,制動鼓固定不牢,影響孔的尺寸精度;打孔的鉆頭和制動鼓剛一接觸時,制動鼓容易發生跳動,影響加工的精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制動鼓機械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好的優點。
一種制動鼓機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車加工,采用定位防下沉裝置,進行粗車加工、精車加工;
S2:鉆孔加工,采用鉆孔固定裝置,內部采用工裝配合卡盤,外部采用頂桿固定制動鼓,數控鉆孔加工。
步驟S1車加工,采用的定位防下沉裝置,安裝在立式車床的工作臺上,在工作臺上設置有對稱設置的兩組卡爪,包括至少兩組防下沉機構,防下沉機構包括底座、高度調節部、長度調節部以及支撐部;支撐部設置在長度調節部靠近工作臺中心的一端,長度調節部的相對另一端連接高度調節部的上端,高度調節部的下端連接底座;長度調節部從連接高度調節部的一端到連接支撐部的一端由低到高傾斜設置。
優選地,底座的下部通過軌道連接所述工作臺的上端面,軌道沿工作臺的徑向設置。
優選地,長度調節部還設置有傾斜角度調節機構,長度調節部的傾斜角度為30至80度,更優選為45度。
優選地,高度調節部和長度調節部均采用絲杠、液壓缸或氣缸。
優選地,在支撐部遠離長度調節部的一端還設置有旋轉頭部,旋轉頭部遠離支撐部的一端設置有傾斜工作面,在工作面上還設置有若干個凸部。
優選地,在工作臺上設置有三組防下沉機構,三組防下沉機構兩兩之間的夾角為120度。
車加工的定位防下沉裝置,還包括卡爪緊度調節機構,卡爪緊度調節機構至少包括高、低兩個檔位用于調節液壓缸工作壓力,高檔位的液壓缸工作壓力范圍是1.5MPa至3MPa,低檔位的液壓缸工作壓力范圍是0.8MPa至1.2MPa。
步驟S1車加工,包含以下步驟:
a:根據待加工制動鼓的尺寸型號,調節防下沉機構的高度、長度以及旋轉頭部的角度;
b:進行制動鼓粗車加工時,將卡爪液壓缸工作壓力調到高檔位,1.5MPa至3MPa;
c:進行制動鼓精車加工時,將卡爪液壓缸工作壓力調到低檔位,0.8MPa至1.2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久旺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西久旺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48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