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防潮的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紡絲液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92126.1 | 申請日: | 2018-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6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唐衛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衛兵 |
| 主分類號: | D01F2/00 | 分類號: | D01F2/00;D01F1/10;D01F2/02;D01F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纖維素 醇酸樹脂 多層 制備 紡絲液 防潮 天然抗氧化劑 有機硅顆粒 纖維素 防水防潮 納米纖維 天然纖維 纖維織物 油性樹脂 羥甲基化 保護層 分散液 乳化 涂覆 吸附 皮革 纖維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防潮的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紡絲液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首先將天然纖維進行處理形成纖維素分散液后對纖維進行羥甲基化處理;然后將水溶性的醇酸樹脂乳化后,對納米纖維素進行涂覆;再采用表面相互作用技術將油性樹脂吸附在納米纖維上,制備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最后將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天然抗氧化劑、有機硅顆粒、助劑混合后制備得到高效防潮的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紡絲液。經本發明的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紡絲液可以用于制備纖維織物,皮革等防水防潮的保護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靜電紡絲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防潮的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紡絲液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安全,開發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以取代包裝應用中的石油基聚合物將具有遠大的市場前景。由于豐富性、可再生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纖維素成為一種廉價原材料而應用于各個領域。纖維素在不同行業有許多潛在應用。目前,纖維素廣泛應用于濾材、生物醫藥材料和防護服等領域。
在中國,特備是南方,空氣濕度大,纖維以及皮革制品長期放置很容易受潮發霉,開發一種納米防潮涂敷材料對延長纖維以及皮革制品的使用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許多納米纖維涂覆技術中,靜電紡絲法可能是最常用的加工方法。靜電紡絲法在學術研究和工業應用上均備受關注。因此開發高效防潮納米纖維素紡絲液將會具有巨大的市場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纖維以及皮革制品長期放置很容易受潮發霉,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防潮的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紡絲液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溶解紙漿分散在去離子水中得到纖維分散液,利用乙醇將纖維分散液洗過洗滌實現溶劑交換,得到纖維乙醇分散液后,將纖維在2-4mol/L一氯乙酸的異丙醇溶液中浸泡1-3小時后依次用去離子水,醋酸溶液,去離子水洗滌三次后,再將纖維在NaHCO3水溶液中浸泡20-40min后用水洗滌2-3次,利用高速剪切乳化機將纖維素剪切成納米級纖維后用布什漏斗排干得到納米纖維素分散體;
(2)將水溶性的醇酸樹脂加入到乳化機中乳化后,利用桿式涂布機將乳化后的醇酸樹脂涂敷在步驟(1)得到的納米纖維素分散體后在室溫條件下干燥得到水性醇酸樹脂改性的納米纖維素;
(3)將油性醇酸樹脂均勻分布在金屬輥的表面上,然后將金屬輥放置于油墨測試設備中,在“印刷”壓區中將油性醇酸樹脂涂敷在步驟(2)得到的水性醇酸樹脂改性的納米纖維素上,真空干燥后得到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
(4)將多層醇酸樹脂納米纖維素分散到乙醇-水混合液中,加入天然抗氧化劑、有機硅溶膠和紡絲助劑后混合均勻得到超疏水性纖維素納米纖維紡絲液。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的乙醇過濾洗滌的次數為4-5次;所述醋酸溶液的濃度為0.1mol/L;所述NaHCO3水溶液濃度為3-5% wt%。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的高速剪切乳化機分散處理的轉速的8500-1500rpm;處理時間為5-10min。
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水溶性的醇酸樹脂為Uradil AZ514 Z-60、UradilAZ515 Z-60、Uradil AZ516 Z-60 中的一種,所述水溶性的醇酸樹脂中油鏈長度為63-73%;所述水溶性的醇酸樹脂涂敷量為納米纖維分散體質量的5-10%。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油性醇酸樹脂為Uradil AD14 W-75,所述油性醇酸樹脂中油鏈長度為68%;所述油性醇酸樹脂的涂敷量為納米纖維分散體質量的6-8%。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真空干燥條溫度60-80℃,時間為20-24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衛兵,未經唐衛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921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