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車輛軌跡數據和人口分布的醫療設施可達性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89945.0 | 申請日: | 2018-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64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廣亮;黃應淮;羅偉玲;劉禹麒;嚴韻詩;陳景標;周裕豐;梁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國地規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藍圖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8 | 分類號: | G06F30/18;G06F30/20;G16H4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麥小嬋;郝傳鑫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車輛 軌跡 數據 人口分布 醫療 設施 可達性 分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車輛軌跡數據和人口分布的醫療設施可達性分析方法,根據初始土地利用數據和驅動力數據,通過FLUS模型中對所述研究區域進行未來土地利用模擬,生成模擬結果,并根據所述模擬結果、所述距離值和所述數量關系,通過所述第一線性回歸模型,求解得到研究區域的未來人口分布數據;結合車輛軌跡數據、醫療設施數據、初始人口分布數據和交通距離,挖掘出它們的內部潛在關系,進而準確求解出改進引力模型中不確定的彈性系數,并通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求解得醫療設施可達性值。本發明能夠提高醫療設施可達性分析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有效解決現狀單時段的醫療設施可達性研究的不足,為未來醫療資源均等化、城市人口合理引導提供科學指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理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車輛軌跡數據和人口分布的醫療設施可達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常用的醫療服務空間可達性量化模型包括供需比例法,最近距離法,移動搜索法和引力模型。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的優點是綜合考慮了設施的服務能力、居民對服務的競爭和交通距離等影響居民出行選擇的因素,并引入距離衰減系數,即居民的競爭能力和醫療設施的服務能力隨著交通距離的增加而逐漸減弱。引力模型在邏輯上更嚴謹,更加符合現實情況,因此被廣泛應用到醫療設施的空間可達性研究中。
在引力模型中,通常用居民人口數來衡量居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水平,用衛生技術人員數和床位數來衡量醫療設施的服務能力,用地理網絡分析的計算結果作為兩者之間的交通距離。然而傳統引力模型難以在不同案例中選擇準確合適的摩擦系數,此外以往研究較多地關注于現狀單時段的醫療設施可達性分析,忽視了未來城市擴張和人口增長對現狀醫療設施布局合理性重新提出的挑戰。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車輛軌跡數據和人口分布的醫療設施可達性分析方法,能夠提高醫療設施可達性分析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有效解決現狀單時段的醫療設施可達性研究的不足,為未來醫療資源均等化、城市人口合理引導提供科學指導。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車輛軌跡數據和人口分布的醫療設施可達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獲取研究區域的遙感影像,并根據所述遙感影像提取所述研究區域的初始土地利用數據;
根據所述初始土地利用數據,選定所述研究區域的空間驅動力因子組成驅動力數據;
基于所述遙感影像設定的模擬區域范圍和像元大小,根據所述初始土地利用數據和所述驅動力數據,計算所述模擬區域內各像元與所述驅動力因子的距離值;
基于所述研究區域的初始人口分布數據,利用預先構建的第一線性回歸模型建立所述初始土地利用數據與初始人口分布數據的數量關系;
將所述初始土地利用數據和所述驅動力數據輸入FLUS模型中對所述研究區域進行未來土地利用模擬,生成模擬結果,并根據所述模擬結果、所述距離值和所述數量關系,通過所述第一線性回歸模型,求解得到所述研究區域的未來人口分布數據;
根據所述初始人口分布數據和所述研究區域的醫療設施數據,基于交通網路的數學模型,采用網絡分析法計算居民點與醫療設施點之間的交通距離;
獲取所述居民點與醫療設施點之間的所有有效車輛軌跡數據,并根據所述車輛軌跡數據、所述初始人口分布數據、所述醫療設施數據和所述交通距離,通過預先構建的第二線性回歸模型,求解得到改進引力模型中的各項彈性系數;
將各項彈性系數代入所述改進引力模型,得到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并將所述未來人口分布數據、所述醫療設施數據和所述交通距離輸入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中,求解得到醫療設施可達性值;
所述改進引力模型為:
其中,所述改進引力模型為傳統引力模型的改進,所述傳統引力模型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國地規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藍圖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山大學,未經廣東國地規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藍圖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899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