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L型并網逆變器并網電流控制的有源阻尼優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67744.0 | 申請日: | 2018-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18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琦;李銳;張永平;任碧瑩;孫向東;安少亮;楊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H02J3/01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張倩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網 逆變器 電流 控制 有源 阻尼 優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L型并網逆變器并網電流控制的有源阻尼優化方法,解決了由于數字控制延時的存在致使控制系統不穩定的問題,同時解決了補償延時帶來的中頻帶相位裕度不足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根據系統采樣得到電流參考給定值iL_ref與實際電流采樣值iL的一拍延遲輸出的差值Δie。加入電流預測方法,以預測后的電感電流為研究對象,補償了延時環節。在電流環中加入有源阻尼優化方法,其實質是在電流環中加入二階微分反饋環節,解決了有源高頻阻尼方法的加入導致系統的中頻帶不穩定的問題,抑制了系統由延時所引起的諧振峰,提高了系統穩定性,擴大了電流控制增益范圍,減小了系統動態和靜態誤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能質量優化的并網電流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L型并網逆變器并網電流控制的有源阻尼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環境污染、化石能源危機等問題日趨嚴重,為滿足能源需求,新能源得到了廣泛開發與利用,分布式發電系統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為實現分布式發電穩定并入電網,并網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并網逆變器作為分布式發電的核心部分,要求其必須具有極高的輸出功率因數(PF)以及極低的輸出電流總諧波畸變率(THD)。由于并網系統對電能質量有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對發電系統輸出的電流控制以期達到并網的要求,因此對并網逆變系統控制策略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目前,并網逆變器系統的控制策略繁多,主要分為電流控制、直接功率控制和模擬同步電機控制。為了使并網電流總諧波畸變率滿足并網要求,實現穩定并網,通常選用電流控制來分析系統電能質量。無論電流源還是電壓源變換器,通常都是通過控制電感電流來實現控制,因為電流內環控制增益總是決定著多環控制系統的允許帶寬。因此逆變器輸出電感電流通常被選作內環直接控制對象,電流環的狀態反饋系數或者環路增益決定系統的穩定收斂速度。但是,由于數字控制延遲的存在,限制了系統控制帶寬以及環路增益,使得電流控制面臨很大的挑戰。
數字控制延時包括采樣計算延時和PWM傳遞延時,由于在采樣過程中會給控制系統注入高次諧波,導致系統帶寬和環路增益受限,從而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和響應的快速性。為解決該問題,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通過改善PI、PR控制器,改進PR控制器、PI-R控制器、PI-VPI控制器來解決電流控制的諧波和跟蹤誤差問題。但是為了消除電流諧波成分,會增加諧振頻率點的數量,使得控制器結構變得復雜。選擇比例控制器控制時,P控制器的參數大小的選擇是有限制的,參數值越大,就會引入高頻諧波問題,甚至導致系統不穩定。參數值越小,會影響穩定裕度,使穩態誤差變大,出現低頻諧波問題,而且增加控制增益和改善系統穩定裕度之間存在矛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L型并網逆變器并網電流控制的有源阻尼優化方法,解決現有并網逆變器電流環中存在低、高頻諧波問題,以及增加控制增益和改善系統穩定裕度之間存在矛盾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L型并網逆變器并網電流控制的有源阻尼優化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1,采用規則采樣法在三角載波谷底采樣直流母線電壓vdc、逆變器輸出電流值iL,以及電網三相電壓vg_uvw,將直流母線電壓vdc和并網電壓vg的波動所引起的干擾問題視為擾動Δv;
步驟2,計算電流參考給定值iL_ref與逆變器輸出電流值iL的一拍延遲輸出的差值Δie,差值Δie經過比例控制器放大后經過0.5拍的PWM延遲,生成PWM信號,驅動開關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677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