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動汽車配件用掛膠機械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51087.0 | 申請日: | 2018-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539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鄒家鵬;王貫;陶仁元;孫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天鴻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1/20 | 分類號: | B29C41/20;B29C41/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龍圖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廉瑩 |
| 地址: | 272600 山東省濟寧***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動 汽車配件 用掛膠 機械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動汽車配件用掛膠機械手,包括裝置主架,所述裝置主架頂部與升降油缸可拆卸連接,所述裝置主架上部一側位置上接設有接線座,所述裝置主架的下部兩側位置上均可拆卸連接有若干拉緊氣缸,所述裝置主架下部中間位置上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底部具有與所述立板一體結構的安裝板架,所述拉緊氣缸的活塞桿端部可拆卸連接有延長桿,所述延長桿的底端與升降板可拆卸連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焊接有若干下拉臂,所述下拉臂的端部焊接有開槽手,所述安裝板架上可拆卸連接有若干固定臂。該氣動汽車配件用掛膠機械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工作原理清晰明了,便于維護檢修,工作效率高,通電操作,省時省力,掛放穩定性好,不易掉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生產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氣動汽車配件用掛膠機械手。
背景技術
在汽車配件領域中,多種型號的汽車內飾件均需要進行掛膠或電鍍處理,在掛膠操作中,需要將普遍為方框形、圓環形的內飾件送入掛膠池中進行掛膠,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通過特制的掛膠架掛住內飾件,然后將掛膠架送入掛膠池,但是汽車配件的掛放操作普遍通過人工手動來完成,操作效率低下,耗時費力,且掛放的可靠性不高,時有掉件的情況發生,現需要一種能夠快速完成汽車配件掛放且可靠性高的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提高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動汽車配件用掛膠機械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氣動汽車配件用掛膠機械手,包括裝置主架,所述裝置主架頂部與升降油缸可拆卸連接,所述裝置主架上部一側位置上接設有接線座,所述裝置主架的下部兩側位置上均可拆卸連接有若干拉緊氣缸,所述裝置主架下部中間位置上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底部具有與所述立板一體結構的安裝板架,所述拉緊氣缸的活塞桿端部可拆卸連接有延長桿,所述延長桿的底端與升降板可拆卸連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焊接有若干下拉臂,所述下拉臂的端部焊接有開槽手,所述安裝板架上可拆卸連接有若干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端部也焊接有開槽手,所述固定臂的位置與所述下拉臂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拉緊氣缸與所述接線座電連接,所述拉緊氣缸共用一個氣缸開關。
優選的,所述升降油缸和所述拉緊氣缸均配備有法蘭,所述升降油缸和所述拉緊氣缸均通過法蘭與所述裝置主架可拆卸連接。
優選的,所述延長桿的底端以及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均焊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穿裝有若干螺栓,所述延長桿通過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升降板可拆卸連接,所述固定臂通過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安裝板架可拆卸連接。
優選的,所述氣缸開關上配備有伸出按鈕和縮回按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氣動汽車配件用掛膠機械手使用時,裝置主架的位置通過升降油缸來控制,拉緊氣缸的活塞桿的初始位置為收縮狀態,進行汽車配件的掛放工作時,首先將汽車配件掛放在固定臂上的開槽手上,固定臂上的開槽手的開槽向上,下拉臂上的開槽手的開槽向下,汽車配件內孔掛放在固定臂上的開槽手上時,汽車配件內孔的孔徑是大于固定臂上開槽手和下拉臂上開槽手之間的距離的,此時使用者按動氣缸開關上的伸出按鈕控制拉緊氣缸將活塞桿伸出,則活塞桿推動延長桿將升降板向下方推動,則焊接在升降板下部的下拉臂隨之下降,則下拉臂端部的開槽手向下運動并與汽車配件內孔的下邊接觸,當活塞桿伸出到極限位置時,固定臂上的開槽手和下拉臂上的開槽手配合將汽車配件拉緊,此時就完成了汽車配件的固定,整個固定過程只需要按動一次伸出按鈕,操作簡單快捷,掛放穩定性好,汽車配件浸入膠池掛膠后需要取下時,則使用者按下縮回按鈕,則活塞桿收回,下拉臂向上運動,汽車配件不再處于被拉緊的狀態,可以取下,開槽手的的開槽寬度比汽車配件的厚度大10-20mm為宜;本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工作原理清晰明了,便于維護檢修,工作效率高,通電操作,省時省力,掛放穩定性好,不易掉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天鴻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天鴻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510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