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減小側隙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50374.X | 申請日: | 2018-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54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C·尼凱爾曼;S·霍斯特;R·施萊默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5/20 | 分類號: | 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薛建強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矩 虛擬發動機 發動機轉速 轉矩請求 速度差 感測 計算發動機轉速 加速器踏板位置 發動機轉矩 實際發動機 觸發條件 轉矩控制 動力系 對開環 側隙 迭代 減小 校正 發動機 輸出 監測 應用 | ||
一種用于控制動力系的方法包括:感測指示駕駛員預期轉矩請求的加速器踏板位置的變化;監測實際發動機轉矩和駕駛員預期轉矩請求的變化,以確定觸發條件是否滿足;感測發動機轉速;計算虛擬發動機轉速;計算發動機轉速與虛擬發動機轉速之間的差值;確定發動機轉速與虛擬發動機轉速的差值是否超過速度差閾值;如果發動機轉速與虛擬發動機轉速的差值超過速度差閾值,則將發動機的轉矩輸出從指示駕駛員預期轉矩請求的第一值迭代地調整到第二值;將調整后的發動機轉矩與預期轉矩進行比較;以及如果調整后的轉矩與預期轉矩相差太多,則對開環轉矩控制應用校正。
背景技術
本部分中的陳述僅提供與本公開有關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構成或可能不構成現有技術。本公開涉及用于管理車輛動力系中的間隙的系統和方法,并且更具體地涉及用于控制發動機轉矩以管理動力系中的間隙的控制方法。
當通過變速器或變速器的一部分傳遞的轉矩反向時,出現傳動系間隙或齒輪間隙。由于制造公差和動力系的各部件上的磨損,導致間隙。間隙對車輛驅動性能造成可察覺的負面影響,導致出現問題,包括悶響、可聽見的噪音和/或可察覺的顛簸。間隙出現在使用諸如內燃機或電動發電機的單個轉矩產生裝置的動力系上。然而,由于例如在混合驅動的動力系中使用多個轉矩產生裝置,因此間隙管理是由轉矩產生裝置之間的轉換以及變速器內用以支持轉矩產生裝置的相互作用的添加引起的日益增長的關注點。其中,傳動系轉矩從正轉矩轉變為負轉矩,或者從中性轉矩轉變為正轉矩或負轉矩的行為可能導致齒輪間隙,這是因為從傳動系帶來了松弛并且傳動系部件相互沖擊。在某些傳動系統中,突然的轉矩反向會產生高的傳動系沖擊力。這些沖擊力導致觸覺和聽覺噪音、振動和刺耳的聲音,可能會導致操作者感到不適和不滿,并可能對動力系和變速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用于減輕傳動系間隙或齒輪間隙的現有系統是有效的,但是本領域需要改進的傳動系間隙或齒輪間隙減小系統,其改善了正轉矩和負轉矩之間轉變時以及從中性轉矩轉變到正轉矩或負轉矩時的平滑度。特別理想的是管理傳動系中的轉矩產生裝置的系統,以使得操作者不易察覺到正/中性/負轉矩轉變,同時改善了動力系和變速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發明內容
根據本公開的幾個方面,一種用于控制動力系的方法包括感測指示駕駛員預期轉矩請求的加速器踏板位置的變化。該方法還包括:感測實際發動機轉矩;感測發動機轉速;感測車輛速度;根據車輛速度計算虛擬發動機轉速;計算發動機轉速與虛擬發動機轉速之間的差值;以及基于駕駛員預期轉矩請求、實際發動機轉矩、以及發動機轉速與虛擬發動機轉速之間的差值來計算速度差閾值。
在本公開的另一方面,一種用于控制動力系的方法包括:監測發動機轉速及虛擬發動機轉速;確定間隙區;以及連續地監測實際發動機轉矩和加速器踏板位置的變化以確定觸發條件是否滿足。
在本公開的又一方面,觸發條件包括指示駕駛員預期轉矩請求的加速器踏板位置的變化以及實際發動機轉矩與指示穿過間隙區的駕駛員預期發動機轉矩請求之間的差值。
在本公開的又一方面,指示穿過間隙區的駕駛員預期發動機轉矩請求包括實際發動機轉矩低于間隙區且駕駛員預期發動機轉矩請求高于間隙區,或者實際發動機轉矩高于間隙區且駕駛員預期發動機轉矩請求低于間隙區。
在本公開的又一方面,指示穿過間隙區的駕駛員預期發動機轉矩請求包括涉及從滑行狀態或發動機減速狀態轉變到正節氣門應用或者從正節氣門應用或加速狀態轉變到滑行或發動機減速狀態的tip-in節氣門請求。
在本公開的又一方面,一種用于控制動力系的方法包括連續地監測發動機轉速和虛擬發動機轉速,以連續地計算發動機轉速與虛擬發動機轉速之間的差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5037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