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低壓注塑成型的人造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46434.0 | 申請日: | 2018-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6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海;莫蘭;莫俊柱;陳龍;黃國華;楊開沈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鑫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08 | 分類號: | D06N3/08;D06N3/00;D06N3/04;D06N3/14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專利商標事務所 45102 | 代理人: | 黃桂云 |
| 地址: | 545006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造革 致密層 低壓注塑 表面處理層 發泡層 增塑劑 尖角 制備 成型 褶皺 成型過程 皮革技術 厚度比 基布層 基部層 粘接層 針織布 發亮 缺料 緯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適用于低壓注塑成型的人造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皮革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基布層、粘接層、發泡層、致密層以及表面處理層;所述基部層采用緯編雙面針織布制成;所述致密層的厚度比表面處理層的厚度大,且所述致密層的厚度占整個人造革厚度的41%~50%;所述致密層的原料中,增塑劑的用量占總原料之和的35.7%~40.2%;所述發泡層的原料中,增塑劑的用量占總原料之和的35.9%~42.7%。本發明人造革克服了現有人造革在復雜性高的工件低壓注塑成型過程中時,會發生褶皺、缺料、縮印、尖角發亮、甚至是尖角頂破現象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皮革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適用于低壓注塑成型的皮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人造革是一種外觀、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織物為底基,涂覆合成樹脂及各種塑料添加制成,主要有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氨酯人造革和聚氨酯合成革三類。目前,市面比較常用的人造革是聚氯乙烯人造革。然而,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進步,其對所需的聚氯乙烯人造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市面上銷售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已經無法滿足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例如,現有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僅能滿足復雜性低、扁平、造型R角大的工件的低壓注塑成型,用于復雜性高的工件低壓注塑成型過程中時,會發生褶皺、缺料、縮印、尖角發亮、甚至是尖角頂破等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于低壓注塑成型的人造革及其制備方法,它可以解決在目前現有聚氯乙烯人造革存在用于復雜性高的工件低壓注塑成型過程中時,會發生褶皺、缺料、縮印、尖角發亮、甚至是尖角頂破現象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它包括基布層、粘接層、發泡層、致密層以及表面處理層;其中,所述致密層是以聚氯乙烯糊樹脂粉、增塑劑、熱穩定劑、色膏作為原料制成的,所述發泡層是以聚氯乙烯糊樹脂粉、增塑劑、熱穩定劑、色膏作為原料制成的;其中,所述基部層采用緯編雙面針織布制成;所述致密層的厚度比表面處理層的厚度大,且所述致密層的厚度占整個人造革厚度的41%~50%;所述致密層的原料中,增塑劑的用量占總原料之和的35.7%~40.2%;所述發泡層的原料中,增塑劑的用量占總原料之和的35.9%~42.7%。
上述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致密層的厚度為0.5mm~0.6mm,所述發泡層的厚度為0.2~0.3mm。
進一步的,所述致密層的原料中,按重量份計, 聚氯乙烯糊樹脂粉100份、增塑劑60份~70份、熱穩定劑1份~3份、色膏3份~5份。
進一步的,所述發泡層的原料中,按重量份計, 聚氯乙烯糊樹脂粉100份、增塑劑60份~70份、熱穩定劑2份~3份、色膏2份~4份。
進一步的,表面處理層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水性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水性聚氨酯涂飾劑70份~80份、脂肪族聚氨酯20份~30份、聚碳化二甲胺交聯劑6份~8份、丙烯酸增稠劑4份~6份、PH調節劑2份~3份、去離子水1份~3份以及異丙醇稀釋劑1份~5份。
此外,上述適用于低壓注塑成型的人造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離型紙上涂刮厚度為0.5mm~0.6mm的致密層漿料,進入一段烘箱,并在150℃~180℃下進行烘干塑化;其中,所述致密層是以聚氯乙烯糊樹脂粉、增塑劑、熱穩定劑、色膏作為原料制成的,且所述增塑劑的用量占總原料之和的35.7%~40.2%;
B. 在A步驟所得的致密層上方涂刮厚度為0.2mm~0.3mm 的發泡層漿料,進入二段烘箱,并在170℃~190℃下進行發泡、烘干塑化;其中,所述發泡層是以聚氯乙烯糊樹脂粉、增塑劑、熱穩定劑、色膏作為原料制成的,且所述增塑劑的用量占總原料之和的35.9%~42.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鑫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鑫深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64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耐高溫型帆布的制作工藝
- 下一篇:一種超細纖維復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