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攝像頭的計人計車方法、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42541.6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74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金文;張翟容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金海星導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3/00 | 分類號: | G08G3/00;G06K9/00;G06K9/62;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212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及系統 攝像頭 碼頭區域 統計 機動車 攝像頭采集 船舶定位 船舶離開 對象識別 工作效率 海事部門 模型建立 目標檢測 視頻數據 特征提取 自動統計 統計分析 人車 優選 工作量 分析 疲勞 船舶 碼頭 匯報 學習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攝像頭的計人計車方法、裝置及系統,事先將所有機動車、非機動車、人員模型建立到系統,根據所建立的模型,采用目標檢測、特征提取、對象識別、深度學習等分析手段對攝像頭采集到的視頻數據進行分析,獲取人、機動車、非機動車上下船的統計分析結果。本發明采用自動統計的方式取代人工統計,避免了人工統計時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容易疲勞、不夠準確的問題,能夠快速、準確地統計上下船的人車數量,在船舶離開碼頭后這些數據可以匯報給海事部門。優選的,可以基于船舶定位設備,計算出從船舶進入碼頭區域到離開碼頭區域的時間范圍,統計該時間范圍上下船的人數、車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視頻檢測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攝像頭的計人計車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對于碼頭停靠的船舶,有統計進出人員、車輛的需求,傳統的肉眼統計人車數量的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單調乏味容易疲勞,并且當大批的人員車輛進出某個區域,很難精確統計出數量。
視頻分析技術是在物體建模的基礎上,實現對象識別,系統有深度學習的過程,將大量的物體模型保存到視頻分析系統中,進行一定時間的學習,就能保證系統分析的精確度。隨著現在視頻圖像分析技術的日新月異,將該技術應用到統計人車的場景中,可以實現對于人車的快速、準確的統計。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攝像頭的計人計車方法、裝置及系統,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人工統計上下船的人車數量時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容易疲勞、不夠準確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攝像頭的計人計車方法,包括:
攝像步驟,通過安裝在船舶上的攝像頭獲取視頻數據;
分析步驟,根據計人計車模型,對視頻數據進行分析,獲取分析結果,所述分析結果包括上船人數、下船人數、上船車數、下船車數。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攝像步驟前,還包括:
模型建立步驟,對于船舶人車的訓練數據集,給定標簽并進行神經網絡訓練,得到符合預期的計人計車模型。
在上述任意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攝像步驟前,還包括進出判定步驟:
每隔預定時間,接收安裝在船舶上的定位設備發送的船舶位置信息;
將船舶位置信息與預定碼頭區域的位置信息進行比對,判定船舶是否在碼頭區域內;
如果是,則根據船舶位置信息與碼頭位置信息計算船舶與碼頭之間的距離作為第一距離;繼續接收定位設備發送的船舶位置信息,并根據新接收到的船舶位置信息與碼頭位置信息計算船舶與碼頭之間的距離作為第二距離;將第一距離和第二距離進行比對;
如果第一距離大于第二距離,船舶距離碼頭越來越近,則判定船舶進碼頭,并記錄船舶進入碼頭區域的臨界時間作為船舶進碼頭時間;
如果第一距離小于第二距離,船舶距離碼頭越來越遠,則判定船舶出碼頭,并記錄船舶離開碼頭區域的臨界時間作為船舶出碼頭時間;
所述攝像步驟,具體為:
在船舶進碼頭時間和船舶出碼頭時間之間的時間段內,通過安裝在船舶上的攝像頭獲取視頻數據。
在上述任意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分析步驟,具體為:
根據計人計車模型,對視頻數據進行分析,獲取每分鐘內的上船人數、下船人數、上船車數、下船車數。
在上述任意實施例的基礎上,優選的,所述分析結果還包括上船車的類型及其數量、下船車的類型及其數量。
一種基于攝像頭的計人計車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金海星導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金海星導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25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