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細鱗壯鱈的熒光PCR檢測方法及其引物和探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22147.6 | 申請日: | 2018-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176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姍;董強;虞惠貞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譯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8 | 分類號: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萬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萬學堂 |
| 地址: | 350400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綜合實***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探針 引物 實時熒光PCR 熒光PCR檢測 檢測結果 成分檢測 擴增反應 樣品特性 靈敏度 有效地 預設 判定 物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細鱗壯鱈的熒光PCR檢測方法及其引物和探針,該方法設計細鱗壯鱈的引物和探針,并提取細鱗壯鱈樣品中的DNA;根據所述引物和探針及DNA,進行實時熒光PCR擴增反應,獲得檢測結果;將檢測結果與預設的Ct值比較,判定樣品特性。本發明可有效地以實時熒光PCR方法對細鱗壯鱈進行物種成分檢測,結果精確,靈敏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細鱗壯鱈的熒光PCR檢測方法及其引物和探針。
背景技術
鱈魚被稱為“餐桌上的營養師”,可見它的營養價值之高。但市面上鱈魚的名目繁多,真鱈、銀鱈、黑鱈、狹鱈、青鱈、水鱈,龍鱈、圓鱈、扁鱈等等,這些鱈魚名只能算是一種商品名,生物學分類中只有鱈形目,鱈科,鱈屬的魚類才是真正的鱈魚,而鱈屬只包括大西洋鱈魚(Gadus morhua),格陵蘭鱈魚(Gadus ogac)和太平洋鱈魚(Gadus macrocephalus)這3種,但格陵蘭鱈魚產量較低市場上少見。
細鱗壯鱈(Albatrossia pectoralis)屬于鱈形目(Gadiformes)鼠尾鱈科(Macrouridae)壯鱈屬(Albatrossia),是一種常常被用來當作鱈魚銷售的廉價魚類。鱈魚往往以肉片或肉段的形式進行銷售,因此細鱗壯鱈一旦去頭、去尾、去皮、切片后從外形上的確和真鱈魚非常相似。
形態學方法是傳統的動物種屬鑒定方法,但市售的鱈魚往往都以肉段肉塊的形式出現,因此,單純形態學方法進行物種鑒定往往難度較大,不能滿足對魚肉制品售假現象的監管與控制的需求。
而種屬鑒定的免疫學方法大都直接鑒定樣本中的蛋白成分,其基本原理是抗體抗原反應,但免疫學方法存在對樣本材料要求高,檢測準確率低等缺陷,如動物食品若經過加熱、腌制等處理,其蛋白結構一旦遭到破壞,免疫學方法便不再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細鱗壯鱈的熒光PCR檢測方法及其引物和探針,可有效地以實時熒光PCR方法對細鱗壯鱈進行物種成分檢測,結果精確,靈敏度高。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細鱗壯鱈的引物和探針,其中,所述引物和探針由下表中的序列組成:
其中,AP-F表示上游引物;AP-R表示下游引物;AP-P表示探針。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細鱗壯鱈的熒光PCR檢測方法,其中,至少包括如下步驟:
S1:設計細鱗壯鱈的引物和探針,所述引物和探針由下表中的序列組成:
其中,AP-F表示上游引物;AP-R表示下游引物;AP-P表示探針;
S2:提取細鱗壯鱈樣品中的DNA;
S3:根據所述引物和探針及DNA,進行實時熒光PCR擴增反應,獲得檢測結果;
S4:將檢測結果與預設的Ct值比較,判定樣品特性。
其中,所述上游引物的濃度為10pmol/μL,下游引物的濃度為10pmol/μL,探針的濃度為10pmol/μL。
其中,步驟S2具體為:
S21:獲取0.2g細鱗壯鱈樣品,并在液氮中研磨;
S22:使用DNA抽提試劑盒進行DNA抽提;
S23:將抽提后的DNA溶解在100μL水中,獲得DNA液。
其中,步驟S3具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譯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譯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221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