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四季保健花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06426.3 | 申請日: | 201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8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梁偉;閻新佳;張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韓曉娟 |
| 地址: | 150028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物 花茶飲料 山楂 木瓜絲 大麥 干花 制備 百合花 金銀花 保健養生 保健飲品 季節變化 健脾養胃 花茶 玫瑰花 人參花 玉蘭花 重量份 芙蓉花 蜂蜜 油膩 野菊 血脂 桂花 | ||
本發明屬于保健飲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四季保健花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大麥5?8份、玄米5?8份、山楂3?7份、木瓜絲4?8份、酸梅1?4份、蜂蜜12?24份、干花8?15份、水1300?1500份,干花為金銀花和玉蘭花的混合物、野菊和芙蓉花的混合物、百合花和桂花的混合物、人參花和玫瑰花的混合物中的其中一種混合物。本發明以降血脂、去油膩、健脾養胃的大麥、玄米、木瓜絲、山楂打底,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特點配以不同的花茶,可根據季節變化進行不同功能的保健養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飲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四季保健花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保健,是指為保護和增進人體健康、防治疾病,所采取的綜合性措施,如調飲食,練形體,適寒溫等方法,通過長期的鍛煉和修習,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目的。簡而言之,所有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活動都是保健養身活動。保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全面地總結了先秦時期的養生經驗,明確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鐾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的養生觀點,為中國傳統預防醫學和保健養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通過飲食來保健養生是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其中又尤以花茶保健飲料常見。
目前,雖然經濟越來越發達,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越來越多的人生活不規律,過早年紀就出現體內熾熱上火、毒素積聚、早衰、面色萎黃等各種亞健康癥狀,從而使得花茶保健飲料成為日常生活中日益不可或缺的需要。目前市面上保健花茶飲料品種繁多,但大都成分配方固定,并不能根據時間季節的不同而進行調整的花茶飲料記載甚少,為此,本申請研制了一種根據季節特點不同而調整的四季保健花茶飲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以降血脂、去油膩、健脾養胃的大麥、玄米、木瓜絲、山楂打底,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特點配以不同的花茶,可根據季節變化進行不同功能的保健養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四季保健花茶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
大麥5-8份、玄米5-8份、山楂3-7份、木瓜絲4-8份、酸梅1-4份、蜂蜜12-24份、干花8-15份、水1300-1500份;
所述干花為金銀花和玉蘭花的混合物、野菊和芙蓉花的混合物、百合花和桂花的混合物、人參花和玫瑰花的混合物中的其中一種混合物。
優選的,四季保健花茶飲料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分:大麥6份、玄米6份、山楂4份、木瓜絲7份、酸梅2份、蜂蜜20份、干花12份、水1450份。
優選的,所述金銀花和玉蘭花的混合物中金銀花和玉蘭花的重量份比例為1:2,所述野菊和芙蓉花的混合物中野菊和芙蓉花的重量份比例為2:1,所述百合花和桂花的混合物中百合花和桂花的重量份比例為1:1,所述人參花和玫瑰花的混合物中人參花和玫瑰花的重量份比例為3:1。
一種上述的四季保健花茶飲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以下重量份稱取各組分:大麥5-8份、玄米5-8份、山楂3-7份、木瓜絲4-8份、酸梅1-4份、蜂蜜12-24份、干花8-15份、水1300-1500份;
其中,水分成兩份,第一份與第二份比重為2:1;
其中,山楂、木瓜絲、酸梅、干花含水量均≤5%;
S2,將S1中稱取的山楂、木瓜絲、酸梅、干花加第一份水浸泡30-40min,然后70-80℃下煮制15-30min,過濾,得粗提液和濾渣,待用;
S3,將S1中稱取的第二份水加入S2中的濾渣,90-100℃下煮制10-20min,過濾,得提取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商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商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064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