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直徑Gd/Dy/Tb稀土金屬絲材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99657.6 | 申請日: | 2018-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6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小魚;白洋;孫良成;李慧;魯飛;婁樹普;劉樹峰;李靜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包頭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7/04 | 分類號: | B21C37/04;B21J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張良 |
| 地址: | 014030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稀土金屬絲 稀土金屬 棒料 中間坯 力學性能 內部組織 一致性好 拔絲 晶粒 長徑比 孔隙度 偏析 制造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直徑Gd/Dy/Tb稀土金屬絲材的制造方法,包括:獲取長徑比合適的稀土金屬棒料,稀土金屬棒料的材質為Gd、Dy或者Tb稀土金屬;在保護氣氛下,對稀土金屬棒料進行旋段,旋段成直徑小于8mm的稀土金屬絲中間坯;稀土金屬絲中間坯經拔絲后制得稀土金屬絲材。本發明制得的稀土金屬絲材具有內部組織致密度高、無偏析、組織均勻、晶粒細小均勻、孔隙度低、力學性能一致性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稀土材料加工技術,具體說,涉及一種小直徑Gd/Dy/Tb稀土金屬絲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稀土金屬絲主要采取高溫加熱,以降低擠出壓力,降低生產成本。
中國公開號CN1334355A公開了一種稀土金屬絲,以任意含量的鑭、鈰、鐠、釹混合稀土金屬為原料,進行熔煉鑄錠、擠壓成直徑2.8mm的絲;
中國公開號CN1438349A公開了一種稀土金屬絲棒的生產方法,以鑭、釔、鈰混合稀土為原料,熔煉、熱擠壓成形直徑為1~5mm的稀土金屬絲;
中國公開號CN1233539A公開了一種稀土金屬絲的生產方法,以稀土料與kcl分層布料、熱熔、鑄錠、預熱、加壓擠出稀土絲。
但是上述制取稀土金屬絲或者棒的手段,高溫加熱燒損多,生產間歇長,產品易出現斷絲,組織晶粒不均勻,力學性能一致性差,短絲及廢品率高,生產安全性差,組織致密度一致性差、易出現偏析,材料內部易夾雜雜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直徑Gd/Dy/Tb稀土金屬絲材的制造方法,制得的稀土金屬絲材具有內部組織致密度高、無偏析、組織均勻、晶粒細小均勻、孔隙度低、力學性能一致性好等優點。
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小直徑Gd/Dy/Tb稀土金屬絲材的制造方法,包括:
獲取長徑比合適的稀土金屬棒料,稀土金屬棒料的材質為Gd、Dy或者Tb稀土金屬,稀土金屬棒料的材質為Gd、Dy或者Tb稀土金屬;
在保護氣氛下,對稀土金屬棒料進行旋段,旋段成直徑小于8mm的稀土金屬絲中間坯;
稀土金屬絲中間坯經拔絲后制得稀土金屬絲材。
進一步:稀土金屬棒料經噴砂除雜及除氧化皮后進行加工。
進一步:采用直接熔融稀土金屬后鑄造,熔融稀土金屬鑄造后鍛造,熔融稀土金屬經鑄造后軋制的技術手段,獲取長徑比合適的稀土金屬棒料。
進一步:稀土金屬棒料加熱至650℃~750℃,保溫6h后,送入旋鍛機,每道旋鍛機壓縮量為10~50%,旋鍛至直徑小于8mm的稀土金屬絲材;每兩道旋鍛機之間設置一臺加熱裝置,裝置內部設置氣體保護,在保護氣氛下加熱,防止稀土金屬氧化。
進一步:拔絲溫度為50℃~200℃,經拔絲后放入油品或者保護氣氛中防止氧化。
進一步:稀土金屬絲材主元素純度0~100%,雜質為Gd、Dy、Tb三種元素之外的一種或多種,雜質含量是大于0.001ppm。
進一步:稀土金屬棒料的材質為Gd、Dy或者Tb一種稀土金屬,或者兩種以上稀土金屬的合金。
進一步:稀土金屬絲材的直徑為1~0.6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技術效果包括:
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周期短、能耗小、易于規模化生產;所制造的稀土金屬絲材具有內部組織致密度高、無偏析、組織均勻、晶粒細小均勻、孔隙度低、力學性能一致性好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包頭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包頭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96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