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白茶食品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0746.8 | 申請日: | 201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4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鄭雪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雪萍 |
| 主分類號: | A23L7/10 | 分類號: | A23L7/10;A23L19/10;A23L33/10;A21D13/06;A21D2/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白茶 市場發展 面食 制法 制備 喝茶 融合 | ||
白茶是傳統六大茶類之一,其制法獨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披滿白毫,呈現白色,故稱“白茶”。白茶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陽、松溪等地,是福建特有的茶類之一。本發明通過將白茶融合面食,從喝茶轉向吃茶,進一步的提升白茶的作用,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白茶食品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白茶,屬微發酵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白茶的制作工藝很特別,也是最自然的做法,它不炒不揉,既不像綠茶那樣制止茶多酚氧化,也不像紅茶那樣促進它的氧化;而是把采下的新鮮茶葉,薄薄地攤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陽光下,或置于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讓其自然萎凋,再晾曬或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它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
白茶功效具有三抗(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三降(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同時還有養心、養肝、養目、養神、養氣、養顏的養身功效。
白茶目前在茶葉市場中處于姣姣者,更受到歐美國家的歡迎。于此,開發白茶系列食品,從喝茶轉向吃茶,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發明內容
發明白茶系列食品內容有:白茶小麥面、白茶玉米面、白茶檳榔芋面條、白茶餃子皮、白茶地瓜粉和白茶相關糕點等系列食品。本申請專利的目的,充分利用白茶的保健功效,并且提升白茶的使用范圍,提供了一種白茶食品的制備方法。
具體方法:
1)備料
選擇有機或荒野5年以上,遠離交通要道無污染的干白茶副腳料、干茶末或白茶鮮葉,輕采輕放置于竹制容器上萎凋曬或烘成干白茶為原料,對鮮葉的大小、均勻度、破損沒有嚴格要求;
選擇無污染優質的小麥全麥粉、玉米粉、檳榔芋粉、地瓜粉等;
2)攪拌
將干白茶副腳料、干茶末和干白茶再進行粉碎成80-200目,并按照比例為:小麥全粉、玉米粉、檳榔芋粉、地瓜粉、糕點等原料∶白茶粉∶水=92~95∶8~5∶30~40;投入攪拌機進行攪拌均勻;
3)包裝
攪拌后的混合原料輸送至成品機,成品再經過烘干機烘干或濕產品經真空包裝,最后整理包裝待出庫銷售。
本發明改進有:所述白茶粉碎機械和接觸食品成品加工設備,必需使用304不銹鋼制做。
本發明改進有:混合原料的攪拌時間為3-5min。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新型的工藝,制作出品質保證的白茶保健功能系列食品,從喝茶轉向吃茶,在每天的生活中能得到健康,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備料
選擇有機或荒野5年以上,遠離交通要道無污染的干白茶副腳料、干茶末或白茶鮮葉,輕采輕放置于竹制容器上萎凋曬或烘成干白茶為原料,對鮮葉的大小、均勻度、破損沒有嚴格要求;
選擇無污染優質的小麥全麥粉、玉米粉、檳榔芋粉、地瓜粉等;
2)攪拌
將干白茶副腳料、干茶末和干白茶再進行粉碎成80-200目,并按照比例為:小麥全粉、玉米粉、檳榔芋粉、地瓜粉、糕點等原料∶白茶粉∶水=92∶8∶30~40,投入攪拌機進行攪拌均勻;
3)包裝
攪拌后的混合原料輸送至成品機,成品再經過烘干機烘干或濕產品經真空包裝,最后整理包裝待出庫銷售。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雪萍,未經鄭雪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07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速食營養米粉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盒裝米飯封裝卸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