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冷卻系統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8654.6 | 申請日: | 201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32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萬艷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8/26 | 分類號: | B60L58/26;H01M10/613;H01M10/6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安利霞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冷卻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輛冷卻系統及車輛,涉及汽車技術領域。本發明實施例,通過設置第一冷卻管路對電池系統進行冷卻,并通過第二冷卻管路在冷水機組中對第一冷卻管路上的第一通道進行冷卻,并通過冷凝器進行散熱,從而實現了對電池系統的冷卻,且由于第一冷卻管路和第二冷卻管路分離設置,使得本發明實施例的冷卻系統易于布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輛冷卻系統及車輛。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電動汽車在輕量化、低能耗、高效率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動汽車動力冷卻系統針對的電器部件受溫度影響更加明顯,為了降低熱效率損失,要求對溫度的控制要求更加的精細化。
但是,相關技術中電動汽車動力冷卻系統主要是對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和DC/DC轉換器進行液冷散熱,忽略了電池系統。由于電池系統是電動汽車的主要動力源,且由于電池自身的性質使得其發熱量大,需要對其進行冷卻,從而延長電池系統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輛冷卻系統及車輛,用以實現對電池系統進行冷卻。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冷卻系統,包括:
冷水機組,包括相互獨立設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為電池系統進行冷卻的第一冷卻管路,所述第一冷卻管路與所述第一通道連通,并配合形成一用于循環冷卻液的第一閉環冷卻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冷卻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水泵;
冷凝器;
與所述冷凝器連接的第二冷卻管路,所述第二冷卻管路與所述第二通道連通,并配合形成一用于冷卻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閉環冷卻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冷卻管路上設置有壓縮機,所述壓縮機的輸出端與所述冷凝器的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卻管路通過膨脹閥與所述第二通道的輸入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卻管路上設置有用于加熱冷卻液的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第一通道的輸出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車輛冷卻系統還包括:
散熱器;
用于循環冷卻液的環形管路,所述環形管路連接至所述散熱器,其中所述環形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水泵;
其中,所述環形管路包括至少兩個并聯的冷卻支路,每一所述冷卻支路用于冷卻不同的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管路上設置有第一三通閥;
其中所述第一三通閥的輸入端與所述散熱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三通閥的第一輸出端與一路冷卻支路連接,所述第一三通閥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通道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支路的數量為2個;
第一冷卻支路用于對前電機控制器和前驅動電機進行冷卻;
第二冷卻支路用于對后電機控制器、充電機、直流變換器和后驅動電機進行冷卻。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管路上設置有第二三通閥,所述第二三通閥的輸入端與散熱器連接,所述第二三通閥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冷卻支路連接,所述第二三通閥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第二冷卻支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車輛冷卻系統還包括與所述環形管路連通的冷卻液存儲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器與所述冷凝器相對設置;
所述車輛冷卻系統還包括:用于對所述散熱器和所述冷凝器進行散熱的風扇,所述風扇與所述冷凝器相對設置,且朝向所述散熱器。
進一步的,所述的車輛冷卻系統還包括:溫度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86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充電決策方法、裝置及充電系統
- 下一篇:一種電動車電池的充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