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化玻璃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65064.8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7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武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利裕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6/04 | 分類號: | C03C6/04;C03C6/02;C03B27/04;C03B32/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化玻璃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化玻璃,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長石60?80份、鋁礬土30?40份、石英砂20?30份、方解石10?30份、納米二氧化硅10?20份、氮化硅5?15份、氫氧化鋇3?8份、云母粉5?10份、硼鎂石2?8份、三氧化二銻5?10份、鋁酸鈣8?15份、氧化鋁3?8份、三氧化鉬2?6份、氧化鎘1?5份、硅酸鈉1?5份、碳粉0.3?0.8份和澄清劑10?20份。本發明的鋼化玻璃能夠解決鋼化玻璃容易自爆的問題,降低鋼化玻璃的自爆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生產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化玻璃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鋼化玻璃是一種預應力玻璃,是將退火玻璃加工成所需尺寸和形狀,經過高溫加熱至軟化點溫度,再經過淬冷處理得到。鋼化玻璃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抗沖擊強度、抗彎強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熱穩定性,是目前最常用的安全玻璃形式。
目前對于鋼化玻璃的生產工藝主要有物理鋼化和化學鋼化兩種。物理鋼化玻璃主要是將普通平板玻璃在加熱爐中加熱到接近玻璃的軟化溫度時,通過自身形變消除內部應力,最后經過淬冷處理制得。化學鋼化玻璃一般是通過離子交換法改變玻璃表面的化學組成來提高玻璃強度。與物理鋼化玻璃相比,化學鋼化玻璃的生產周期長,效率低從而生產成本高。因此,目前大多采用物理鋼化的方法來制備鋼化玻璃。
對于鋼化玻璃的生產,最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發生自爆現象,即在沒有外界機械力作用的情況下發生自身破裂的現象,鋼化玻璃的自爆可謂玻璃行業的“癌癥”,目前還沒有辦法解決這一問題。鋼化玻璃產生自爆的原因多樣,主要原因是由于玻璃中存在著單晶石等異質顆粒和微小的硫化鎳結石等。在鋼化后一部分硫化鎳結石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會發生晶態的變化,導致體積增大,在玻璃內部引發微裂紋,進而有可能導致玻璃的自爆現象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鋼化玻璃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鋼化玻璃容易自爆的問題,降低鋼化玻璃的自爆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鋼化玻璃,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長石60-80份、鋁礬土30-40份、石英砂20-30份、方解石10-30份、納米二氧化硅10-20份、氮化硅5-15份、氫氧化鋇3-8份、云母粉5-10份、硼鎂石2-8份、三氧化二銻5-10份、鋁酸鈣8-15份、氧化鋁3-8份、三氧化鉬2-6份、氧化鎘1-5份、硅酸鈉1-5份、碳粉0.3-0.8份和澄清劑10-20份。
優選的,所述長石70份、鋁礬土35份、石英砂25份、方解石20份、納米二氧化硅15份、氮化硅10份、氫氧化鋇5份、云母粉7份、硼鎂石5份、三氧化二銻7份、鋁酸鈣11份、氧化鋁6份、三氧化鉬4份、氧化鎘3份、硅酸鈉3份、碳粉0.5份和澄清劑15份。
優選的,所述澄清劑為三氧化二銻粉和氧化鈰按質量份數比8-10:1組成的混合物。
一種鋼化玻璃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質量份數計,分別稱取長石、鋁礬土、石英砂、方解石、納米二氧化硅、氮化硅、氫氧化鋇、云母粉、硼鎂石、三氧化二銻、鋁酸鈣、氧化鋁、三氧化鉬、氧化鎘、硅酸鈉、碳粉和澄清劑;
(2)將步驟(1)中的長石、鋁礬土、石英砂、方解石、納米二氧化硅、氮化硅、氫氧化鋇、云母粉、硼鎂石、三氧化二銻、鋁酸鈣、氧化鋁、硅酸鈉、碳粉和澄清劑研磨至200-300μm的粉末;
(3)將步驟(2)中研磨后的原料放入混合機中進行混合,同時將三氧化鉬和氧化鎘放入加熱器中進行加熱,加熱溫度為1200-1300度,使三氧化鉬和氧化鎘均升華為氣體,再該三氧化鉬和氧化鎘氣體通入混合機內;
(4)將步驟(3)中混合后的粉末進行干燥,控制水分在5-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利裕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利裕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50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融合蛋白合成的方法和產品
- 下一篇:電力變換裝置以及驅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