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魚鰓式藍藻收獲船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44920.1 | 申請日: | 2018-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89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薛小豫;董鳳亮;吳培松;肖亦舟;郭衛;倪杰;倪劍峰;秦禮彬;張錦冰;高成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飛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2 | 分類號: | B63B35/32;C02F1/00;B01D29/01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方中 |
| 地址: | 215621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鰓式 藍藻 收獲 | ||
本發明涉及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包括船體;藍藻采集裝置,包括支架、形成采集單元的潛水泵組件和攔截網,該采集單元能夠沿著船體的高度方向上下調節設置;魚鰓式過濾裝置,包括框架、多個過濾篩單元、調節單元、噴淋單元,其中每個過濾篩單元包括篩框、篩網、藍藻收集槽和排液槽;存儲裝置,該魚鰓式過濾裝置有多個,且均向船體的中部傾斜并靠攏設置;藍藻收集槽與多個篩網的篩面相連通且形成整體槽,排液槽有多個且與每個篩面的背面連通將濾液排出船外。本發明一方面能夠控制采收的區間,防止堵塞;另一方面通過小槽排水,整體槽對藍藻進行收集的方式,減輕收獲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合理布局,不僅便于設備的維護,而且防止船的重心偏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面清潔船,具體涉及一種魚鰓式藍藻收獲船。
背景技術
在我國湖泊藍藻污染問題出現后,各種藍藻收集設備應運而生,一般采用帶篩機過濾、斜面過濾、振動斜篩過濾、絮凝氣浮分離、電磁分離等傳統的藻水初級分離技術,普遍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單機每小時汲取處理藻水幾十立方米,運行功率幾十千瓦,遠遠不能滿足太湖、巢湖、滇池等大型湖泊的藍藻災害控制需求,每年數十萬噸的藍藻清除主要靠人工打撈,迫切需要類似于“康拜因聯合收割機”那樣的大型水面藍藻清除設備。
例如中國專利,CN101624824B和CN101537276B中所涉及的藍藻清除設備和魚鰓式過濾裝置可知,其具有以下優點:
(1)、高效。作業幅寬達10m,汲取處理藻水1000m3/h,與同類設備相比單機作業能力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2)、節能。動力總裝機50kw,汲取處理藻水1000m3/h,單位能耗0.02kw/m3,與同類設備相比單位能耗降低了一個數量級;
(3)、適應大水面作業。吃水深度0.8m,作業幅寬10m,最大作業航速5km/h,配備DGPS?導航系統后可晝夜連續作業,日清掃水面1km2,適用于大型湖泊、水庫的藍藻規模化清除。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其存在以下缺陷:
1、在藍藻收集時,由于其收集裝置是定位在船頭的,因此,所采集的水域的區間范圍有限,而且容易造成收集裝置的堵塞,也影響采集效率和效果;
2、藍藻在篩除過程中,雖然能夠根據采集藍藻的濃稀度進行調節篩網的角度,但是其與篩面連通小槽容易造成藍藻的堆積,因此,需要人工進行定期清理,給實際的操作帶來不便。
3、魚鰓式過濾裝置的位置分布也十分重要,一方面需要便于人工維修;另一方面防止重心的偏移,更有利于船的航行。
4、魚鰓式過濾裝置是直接暴露在外,沒有設置遮蔽棚,不僅降低其使用壽命,而且在下雨天嚴重影響了藍藻的過濾篩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一方面能夠有效的控制水域內藍藻采收的區間,防止采集單元的堵塞;另一方面通過小槽排水,整體槽對藍藻進行收集的方式,減輕收獲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合理布局多個魚鰓式過濾裝置,不僅便于設備的維護,而且防止船的重心偏移,更有利船的航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包括
船體;
藍藻采集裝置,其位于船頭,其包括定位在船頭的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潛水泵組件和攔截網,其中潛水泵組件和攔截網形成一個采集單元;
魚鰓式過濾裝置,其位于船體中部,且包括框架、位于框架內多個平行設置的過濾篩單元、用于同步調節多個過濾篩單元傾斜角度的調節單元、以及與潛水泵組件相連通的噴淋單元,其中每個過濾篩單元包括篩框、篩網、位于篩網底部的藍藻收集槽和排液槽;
存儲裝置,其與藍藻收集槽的相連通,用于收集過濾后的藍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飛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飛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49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