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魚鰓式藍藻收獲船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44920.1 | 申請日: | 2018-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89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薛小豫;董鳳亮;吳培松;肖亦舟;郭衛(wèi);倪杰;倪劍峰;秦禮彬;張錦冰;高成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飛馳環(huán)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2 | 分類號: | B63B35/32;C02F1/00;B01D29/01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chuàng)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wèi);方中 |
| 地址: | 215621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鰓式 藍藻 收獲 | ||
1.一種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包括船體;藍藻采集裝置,其位于船頭,其包括定位在所述船頭的支架、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潛水泵組件和攔截網,其中所述潛水泵組件和所述攔截網形成一個采集單元;魚鰓式過濾裝置,其位于所述船體中部,且包括框架、位于框架內多個平行設置的過濾篩單元、用于同步調節(jié)多個所述過濾篩單元傾斜角度的調節(jié)單元、以及與所述潛水泵組件相連通的噴淋單元,其中每個過濾篩單元包括篩框、篩網、位于篩網底部的藍藻收集槽和排液槽;存儲裝置,其與所述藍藻收集槽相連通,且用于收集過濾后的藍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單元能夠沿著所述船體的高度方向上下調節(jié)設置;所述的魚鰓式過濾裝置有多個、且均向所述船體的中部傾斜并靠攏設置;所述的藍藻收集槽與多個所述篩網的篩面相連通、且形成了一整體槽,所述的排液槽有多個、且與每個篩面的背面連通將濾液排出船外;所述的支架包括定位在船體甲板上且向外延伸的定位板、沿著所述船體寬度方向延伸的采收框架,所述的采集單元定位在所述采收框架內,所述藍藻采集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定位板上能夠驅動所述采收框架上下運動的驅動單元,所述的驅動單元包括沿著豎直方向延伸且能夠上下移動的設置在所述定位板上的絲桿、設置在所述的定位板上且與所述的絲桿相匹配的螺母、以及驅動件,其中所述絲桿的下端部與所述采收框架相對固定連接,所述的潛水泵組件包括潛水泵、與所述絲桿平行且能夠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定位板上的導向水管、用于將所述導向水管與所述噴淋單元的進水管相連通的軟管,所述的藍藻采集裝置還包括將多根所述導向水管頂部相固定連接的連接架,所述絲桿的頂部通過轉動連接件與所述連接架相連接;所述的框架呈平行四邊形,所述調節(jié)單元連接在平行四邊形一端,且能夠推動所述框架繞著底邊向兩側偏轉、以實現(xiàn)所述過濾篩單元傾斜角度調節(ji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收框架沿著船體的長度方向向兩側張開呈喇叭狀、且喇叭口朝前設置,所述的采集單元有多個,且與所述魚鰓式過濾裝置一一對應連通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淋單元包括與所述藍藻采集裝置相連通的主管、與所述主管相連通且位于每個所述過濾篩單元上方的多根支管、以及設置在每根所述支管上的流量調節(jié)閥門,其中每根支管上并排開設有噴淋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網目數(shù)為150目~200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過濾篩單元均能夠自所述框架中抽出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藍藻收獲船還包括設置每個所述的鰓式過濾裝置上方的遮蔽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鰓式藍藻收獲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藍藻收集槽自一端部向另一端部傾斜匯聚,且自傾斜的底部與位于所述船體內部的存儲裝置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飛馳環(huán)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飛馳環(huán)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492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