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溫度報警方法、裝置和電動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43322.2 | 申請日: | 2018-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44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陸群;宋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張馳;宋志強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順義區仁***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電池 電池管理系統 單體電池 電池保護 極耳 電動汽車 溫度報警 電解液 報警提示 電池反應 電池內部 電池使用 負極材料 實時檢測 溫度存儲 正極材料 判定 電池 失控 預警 檢測 保證 安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溫度報警方法、裝置和電動汽車。確定構成電動汽車電池的單體電池的正極材料與電解液發生反應的第一溫度,確定構成所述電動汽車電池的單體電池的負極材料與所述電解液發生反應的第二溫度,確定所述第一溫度和所述第二溫度中的較小值,基于所述較小值設置電池保護溫度,并將電池保護溫度存儲到電池管理系統中;檢測所述電動汽車電池的單體電池處的極耳溫度,將所述極耳溫度發送到所述電池管理系統;當所述電池管理系統判定所述極耳溫度大于所述電池保護溫度時,發出報警提示。本發明實施方式從電池內部反應入手獲取準確的電池反應溫度,用于電池管理系統實時檢測并提前預警電池失控溫度,保證電池使用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溫度報警方法、裝置和電動汽車。
背景技術
國家最新標準《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 3730.1-2001)中對汽車有如下定義:由動力驅動,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主要用于:載運人員和(或)貨物;牽引載運人員和(或)貨物的車輛;特殊用途。電動汽車作為一種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聲的新能源汽車,被認為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惡化的重要途徑。混合動力汽車同時兼顧純電動汽車和傳統內燃機汽車的優勢,在滿足汽車動力性要求和續駛里程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經濟性,降低了排放,被認為是當前節能和減排的有效路徑之一。
電動汽車的電池安全問題歸根結底為電池產熱與散熱問題,解決電池內部溫度的方案從減小電池產熱量和增大電池散熱量入手,可以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包括使用熱面材料和保險絲等設備、優化電池外殼結構等方法;化學法包括對電機材料的改性、電解液改性、尋找新的電極材料。化學法是從電池內部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發明理想的新材料和新的電解液處于試驗階段,離實際應用尚遠。
在現有技術中,通過電池溫度傳感方法設置短路保護,檢測電池極耳處的極耳溫度,并基于極耳溫度與預定電池保護溫度的比較結果實現對電池的保護。極耳處溫度與電池內部溫度為兩個概念,電池內部溫度通常略高于極耳溫度。目前主要基于經驗值確定電池保護溫度。有可能當電池保護溫度還未到達,而電池內部已經過熱,從而可能導致電池不安全,降低了電池安全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溫度報警方法、裝置和電動汽車,從而提高電池安全性。
一種電動汽車電池的溫度報警方法,包括:
確定構成電動汽車電池的單體電池的正極材料與電解液發生反應的第一溫度,確定構成所述電動汽車電池的單體電池的負極材料與所述電解液發生反應的第二溫度,確定所述第一溫度和所述第二溫度中的較小值,基于所述較小值設置電池保護溫度,并將所述電池保護溫度存儲到電池管理系統中;
檢測所述電動汽車電池的單體電池處的極耳溫度,將所述極耳溫度發送到所述電池管理系統;
當所述電池管理系統判定所述極耳溫度大于所述電池保護溫度時,發出報警提示。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確定構成電動汽車電池的單體電池的正極材料與電解液發生反應的第一溫度包括:
經由離子濃度測量儀檢測O離子濃度值和R離子濃度值,并經由電勢檢測器檢測所述正極材料的平衡電極電勢;
基于所述O離子濃度值、R離子濃度值和所述正極材料的平衡電極電勢,計算正極材料對稱系數;
兩次測量所述正極材料的電勢和電流密度,并基于兩次測量值計算正極材料的電勢與電流密度的關系函數中的常量,將所述常量作為正極材料溫度系數;
基于所述正極材料溫度系數和所述正極材料對稱系數計算所述第一溫度。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正極材料對稱系數包括第一系數和第二系數,其中所述第一系數與所述第二系數的和為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33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非侵入式的燃料電池故障診斷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池包熱水沖刷測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