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圍隔擋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41193.3 | 申請日: | 2018-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39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柯凡;周峰;柯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清中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15/08 | 分類號: | E02B1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曉東 |
| 地址: | 21122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圍隔擋藻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圍隔擋藻系統,包括水庫大壩,所述水庫大壩用于攔截水庫以及供水;智能攔擋單元,設置于所述水庫大壩前咽喉部位且將水庫分隔為匯集帶和攔擋帶;以及核心水源保護單元,設置于所述水庫大壩與所述第一柔性智能圍隔之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是通過利用藍藻漂移集聚的自然特性,借助于橋水庫的地形、風力和水流,在其漂移集聚的路徑上設置攔擋?導流?除藻設施,有效富集清除藍藻,不僅可以防止壩前水域藍藻災害的發生,還能夠通過大量清除藍藻降低全庫區藍藻群體基數并帶走所含營養物質,有效遏制水體中營養鹽的積累和藍藻水華的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體富營養化治理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圍隔擋藻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很多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的現象,它是指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湖、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其中浮游藻類大量繁殖,形成水華(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富營養化會影響水體的水質,會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陽光難以穿透水層,從而影響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過飽和狀態。溶解氧的過飽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對水生動物有害,造成魚類大量死亡。同時,因為水體富營養化,水體表面生長著以藍藻、綠藻為優勢種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層“綠色浮渣”,致使底層堆積的有機物質在厭氧條件分解產生的有害氣體和一些浮游生物產生的生物毒素也會傷害魚類。因富營養化水中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人畜長期飲用這些物質含量超過一定標準的水,也會中毒致病。在形成“綠色浮渣”后,水下的藻類會因得不到陽光照射而呼吸水內氧氣,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水內氧氣會逐漸減少,水內生物也會因氧氣不足而死亡。死去的藻類和生物又會在水內進行氧化作用,這時水體也會變得很臭,水資源也會被污染的不可再用。
位于天津市薊縣城東的于橋水庫,水庫壩址建于薊運河左支流州河出口處,是治理薊運河的主要工程之一。控制流域面積2060km2,總庫容15.59億m3。上游主要入庫河流為淋河、沙河和黎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06億m3。1983年引灤入津工程建成后,于橋水庫正式納入引灤入津工程管理,成為天津唯一的水源地,其主要功能以防洪、城市供水為主,兼顧灌溉、發電等。于橋水庫水質受上游來水及水庫周邊環境影響,近幾年來,總氮年均值一直高于1.15mg/L,總磷高于0.025mg/L。汛期6-9月,大量的氮、磷負荷隨徑流輸入到水庫內,為藍藻的生長提供了營養基礎,為藍藻水華創造了初步的條件。豐富的營養物質同時也使水庫部分優勢種群的水草如菹草的生長量極大,每年從庫區水面打撈出菹草近9.5萬m3。菹草生長面積除州河主河道外,基本已經覆蓋了整個庫區。
自2013年以來,在于橋水庫出水口前采取了一系列除藻控藻管理措施,購置了4臺500型仿生過濾除藻設備和2條吸取型藍藻打撈船,構筑了總長度1000米的雙層氣幕防護帶,并設置了15套曝氣設備,對進入出水口水域的藍藻進行攔截、富集和打撈清除,并通過曝氣增氧改善水質,起到了較好的防護效果。2015年壩前水源區2次暴發較為嚴重的藍藻水華,藍藻大量聚集,原有的除藻設施無力應對,隨即采取了應急措施,包括15套吸藻泵、2000多米拉藻網、20多艘漁船,對聚積在壩前的藍藻進行突擊清除,并在壩前修建臨時儲藻池進行藻漿處理。雖然在壩前采取了應急措施來清除聚積的藍藻,但水質污染已經形成,供水中藍藻含量過高,藍藻腐爛分解釋放的污染物質嚴重影響了供水水質。
于橋水庫發生藍藻水華并不可怕,因為自然生長的活體藍藻并不會污染水質;但若處置不力,就會在壩前水域(下風向)高度聚積,進而死亡腐爛污染水質。因此,現有的出水口藍藻防護措施及臨時性應急除藻措施無法滿足預防控制藍藻災害的需要,必須構筑更加強大的防御陣線。
發明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鑒于上述現有智能圍隔擋藻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清中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清中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411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利防洪大壩用攔截設備
- 下一篇: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