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氨基磺酸副產物稀硫酸的廢物再利用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12498.1 | 申請日: | 2018-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1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勝勇;管明;代光榮;胡火炬 | 申請(專利權)人: | 荊門市熊興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21/096 | 分類號: | C01B21/096;C01B17/9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紀元 |
| 地址: | 4482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氨基磺酸 稀硫酸 副產物 廢物 硫酸溶液 循環利用 再利用 溶解度特性 處理工藝 硫酸系統 生產過程 重新設計 析出 高位槽 濃硫酸 溶解度 適配 沉淀 增設 返回 | ||
本發明屬于廢物循環利用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氨基磺酸副產物稀硫酸的廢物再利用方法及裝置。本發明充分結合氨基磺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有稀硫酸的副產物的特點以及氨基磺酸本身的溶解度特性,針對性地對對現有氨基磺酸副產物稀硫酸的處理工藝、裝置進行重新設計,通過增設濃硫酸高位槽,與含有52%稀硫酸的氨基磺酸副產物混合適配成濃度為71.8%的硫酸溶液,依據氨基磺酸在71.8%硫酸溶液中溶解度為‘0’的原理,將氨基磺酸沉淀析出,達到從廢稀硫酸中分離的目的,分離出氨基磺酸的71.8%的稀硫酸可直接返回至硫酸系統循環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物循環利用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氨基磺酸副產物稀硫酸的廢物再利用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滯約氨基磺酸系統生產的最大瓶頸是副產品52%左右的稀硫酸。原來處置的方式基本上是用于下游制肥料,但隨著肥料市場這些年結構發生了變化,過剩的稀酸一直得不到根本性有效的處置。在造成氨基磺酸系統生產受限的同時,稀酸的綜合利用價值也一直未得到充分體現。故必須另辟方案,在解決稀酸滯約氨基磺酸系統生產的同時,將稀酸充分的回收并加以綜合利用。最好的方案就是稀酸回硫酸系統的循環再利用。但稀酸回硫酸系統牽涉到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在合成崗稀釋鍋的料液做好并放至粗品崗抽濾槽通過真空抽濾的過程中,分離出一部分氨基磺酸粗品的干料餅與一部分副產物52%的稀硫酸。但無論如何分離,稀酸中不可避免地仍會含有少部分未及析出的游離懸浮的氨基磺酸微顆粒,此游離懸浮的氨基磺酸微顆粒即使經過稀酸沉淀池與稀酸大罐的幾道沉淀,仍無法有效澄清分離,如將此稀酸直回硫酸系統用于提濃制硫酸,勢必對硫酸系統的生產造成較大影響。故副產物稀酸必須經過提濃與凈化處理,才能確保有效地回硫酸系統。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氨基磺酸副產物稀硫酸的廢物再利用方法及裝置,其充分結合氨基磺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有稀硫酸的副產物的特點以及氨基磺酸本身的溶解度特性,針對性地對對現有氨基磺酸副產物稀硫酸的處理工藝、裝置進行重新設計,通過增設濃硫酸高位槽,與含有52%左右濃度稀硫酸的氨基磺酸副產物混合適配成濃度為71.8%的硫酸溶液,依據氨基磺酸在71.8%硫酸溶液中溶解度為‘0’的原理,將氨基磺酸沉淀析出,達到從廢稀硫酸中分離的目的,分離出氨基磺酸的71.8%的稀硫酸可直接返回至硫酸系統循環利用,由此解決現有技術處理氨基磺酸副產物稀硫酸作為肥料附加值低、直接回用52%的稀硫酸其中含有氨基磺酸影響使用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氨基磺酸副產物稀硫酸的廢物再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氨基磺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有低濃度硫酸的副產物與高濃度硫酸混合,使混合后的混合液中硫酸的體積濃度為70%~72%;所述含有低濃度硫酸的副產物中含有體積濃度低于70%的稀硫酸以及氨基磺酸懸浮顆粒,所述高濃度硫酸為體積濃度高于70%的硫酸;
(2)將步驟(1)所述混合液溫度控制至50℃以下,進行固液分離,液相為體積濃度為70%~72%的硫酸,固相為氨基磺酸。
優選地,所述氨基磺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有低濃度硫酸的副產物的獲得包括如下步驟:
(1-1)采用尿素與發煙硫酸反應合成氨基磺酸物料后,進行稀釋得到稀釋料;
(1-2)將步驟(1-1)所述稀釋料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固相氨基磺酸和液相;
(1-3)將步驟(1-2)所述液相置于負壓下,然后通過多級稀酸沉淀工藝分離稀酸和氨基磺酸,所述稀酸即為步驟(1)所述的副產物。
優選地,所述含有低濃度硫酸的副產物中稀硫酸的體積濃度為50%~56%。
優選地,所述高濃度硫酸為體積濃度為98%的濃硫酸。
優選地,步驟(1)所述混合液中硫酸的體積濃度為7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荊門市熊興化工有限公司,未經荊門市熊興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124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石墨相氮化碳量子點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濕法磷酸濃縮生產工藝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