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叉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47286.0 | 申請日: | 2017-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416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青木保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昭和 |
| 主分類號: | B62K25/08 | 分類號: | B62K25/08;F16F9/32;F16F9/44;F16F9/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馬雯;石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叉 | ||
提供能夠提高乘坐舒適性的前叉(10)。前叉(10)具備第1緩沖器(20)和第2緩沖器(100),這些分別配置在車輪的兩側,第1緩沖器(20)包括:互相滑動的一組管(21、22);隨著該滑動而產生阻尼力的阻尼力產生部(30、70);將一組管向伸長方向作用的彈簧(61),第2緩沖器(100)包括:互相滑動的一組管(101、102);將該一組管向伸長方向施力的螺旋彈簧(14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前叉,尤其涉及能夠提高乘坐舒適性的前叉。
背景技術
已知在車輪的兩側分別配置第1緩沖器和第2緩沖器的前叉(例如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公開的前叉中,第1緩沖器沒有內置螺旋彈簧而是內置有阻尼力產生部,第2緩沖器沒有內置螺旋彈簧和阻尼力產生部而是內置有空氣彈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92945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欲解決的問題
在專利文獻1公開的技術中,對于乘坐舒適性的提高有要求。
本發明是為了滿足上述的要求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乘坐舒適性的前叉。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達到該目的,本發明的前叉包括分別配置在車輪的兩側的第1緩沖器和第2緩沖器。第1緩沖器的互相滑動的第1管和第2管分別配置在車身側和車輪側。阻尼力產生部隨著第1管和第2管的滑動而產生阻尼力。具有螺旋彈簧的第1彈簧將第1管和第2管向伸長方向施力。
第2緩沖器的互相滑動的第3管和第4管分別配置在車身側和車輪側。由螺旋彈簧構成的第2彈簧將第3管和第4管向伸長方向施力。第2緩沖器包括:設置在第3管的第2缸;設置在第4管的第2桿;設置在第2桿并且在第2缸的內側形成第1氣室的第2活塞;以及保持在第2活塞的外周面的環狀的密封部件。第2缸包括:密封部件在內周面滑接的第2大直徑部;以及外徑形成得小于第2大直徑部的外徑,并且經由第2臺階部與第2大直徑部和第4管側相連的第2小直徑部,第2彈簧配置在從第4管到第2臺階部之間。第2緩沖器被壓縮時,第1氣室的壓力比第1氣室的外側的第2氣室的壓力高。
發明的效果
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前叉,第1緩沖器的第1彈簧和第2緩沖器的由螺旋彈簧構成的第2彈簧分擔吸收沖擊所需的反作用力。伴隨著第1彈簧和第2彈簧對于沖擊的吸收的伸縮振動由第1緩沖器的阻尼力產生部產生的阻尼力進行減振。并且,由于能夠抑制第2缸的第2大直徑部與第2活塞保持的密封部件的滑動阻力,因此,具有能夠提高乘坐舒適性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第1實施方式的前叉的剖視圖。
圖2是第2管側的第1緩沖器的剖視圖。
圖3是第1管側的第1緩沖器的剖視圖。
圖4是第2緩沖器的剖視圖。
圖5是前叉的負荷-沖程曲線圖。
圖6是第2實施方式的前叉的第2緩沖器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的說明
10:前叉
20:第1緩沖器
21:第1管
22:第2管
30:第1阻尼力產生部(阻尼力產生部)
31:缸(第1缸)
32:大直徑部(第1大直徑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昭和,未經株式會社昭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472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