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運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80022212.1 | 申請日: | 2017-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740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丹尼爾·穆里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丹尼爾·穆里尼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B60W30/095;B60W30/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彥 |
| 地址: | 法國塞納河***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運輸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單向高速交通車道(25、26、27、28)的網絡的自動運輸系統,沒有交叉口或紅燈,主要在掛架(13)上,專用于能夠以自動模式操作的車輛,其中駕駛員不參與控制自動化車輛。運輸系統具有用于旅客的站點,其不同于用于車輛的入口和出口區域,并且具有高速交通車道和服務車道,并非迫使所有車輛經過站點的前面以及入口和出口區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運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過去幾年中,許多研究證明了無人駕駛車輛特別是自動化車輛的可行性。
然而,目前在正常條件下汽車四處運動全面引入該技術有障礙,因為在現實環境諸如高速公路、干線道路、道路等中使車輛操作是極為困難的,因為非常多變的元素可以在其上構成交通,例如卡車、公共汽車、其他汽車、摩托車、滑板車、自行車、行人和動物。由于所涉及的交通成分的這種多樣性,自動化車輛的全自動化,即開放道路上的無人駕駛車輛預計在2030年或者甚至2035年之前不會通過OICA(國際機動車輛制造商協會)等級的第5級。
相比之下,實現穩定的無人駕駛的駕駛已經是可能的,即3-或4-(或更多)-輪機動車輛,在受控的環境條件下,特別是在非開放道路上,速度甚至超過120km/h。
另一方面,公共運輸解決方案的質量在頻率方面、行程時間方面和與需要相匹配的供應方面,例如,夜間空的車輛,和在高峰時段內,客滿的車輛以及過度的行程時間,通常不能令人滿意。
為了解決公共運輸的問題,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案,其采用放置在掛架上的懸掛軌道上引導的吊艙,諸如,例如Skytran的專利WO2013/003387或SMT軌道項目。然而,所有這些解決方案都增加了另一種與現有乘客運輸(汽車、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地鐵、火車等)的類型不兼容的運輸模式。
為了通過使用無人駕駛自動車輛來改善乘客運輸以適應需求,Sitar的專利申請WO2009/106920提出了一種用于在道路上自動引導自動化車輛的方法以及使用車輛讀取的道路上的光學引導的自動運輸系統。然而,該文件設想了有交叉路口,甚至有停靠點的車道,這不能實現快速運動、自由流動的交通。
專用于汽車的交通車道中的擁堵通常很大,并且還會減慢陸基公共運輸服務,諸如公共汽車或有軌電車。因此,通常提出為這些公共運輸車輛保留整條交通車道。然而,即使這些通常在十字路口優先考慮,因為它們通常停靠在站點和交叉口,它們的平均速度(營運航速)非常低,大約在約20km/h或者甚至更低,盡管它們被保留(所謂專一的,即專用的)車道。
此外,為某些種類的車輛保留這些交通車道增加了其余交通車道的擁堵。
實際上,一方面,確實需要盡可能早地使用沒有駕駛員控制的自動化的車輛,特別是降低事故等級,并且,另一方面,有表現良好的集體或公共運輸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通過提出一種運輸系統來解決上述問題,該運輸系統結合了自動化車輛中個人的運送和公共運輸班車中旅客的運送兩者,其滿足安全要求并保證最佳的行駛速度。
為了實現這一點,根據一個實施方式,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運輸系統,包括:
-車輛,每個配備有輪胎,具有至少一個電動機并且具有內部能量儲備,其至少部分地有助于所述車輛的推進,具有車載傳感器并且具有轉向輪,所述車輛是,一方面,能夠以自動模式操作的自動化車輛,其中駕駛員不參與控制自動化車輛,并且,另一方面,集體乘客運輸班車能夠自動并且無人駕駛地操作,所述車輛能夠使用車載傳感器和轉向輪來引導車輛自己;
-多個單向高速交通車道,每個交通的方向包括至少一個交通車道,所述高速交通車道每個都沒有交叉路口,沒有交叉口,沒有停車點,并且在掛架上和/或隧道中建造在相同層面上或在不同層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丹尼爾·穆里尼,未經丹尼爾·穆里尼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800222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作業機器人以及邊緣檢測器
- 下一篇:平面射束、光探測和測距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