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復合式多缸聯動緩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60647.7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063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龍;劉延璽;邱志偉;曾慶良;苗根遠;馬淑萌;陳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9/088 | 分類號: | F16F9/088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顏洪嶺 |
| 地址: | 26659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緩沖器 基盤 多缸聯動 緩沖器 緩沖 閥座 液氣緩沖器 本實用新型 復合式 活塞桿 底端 多級緩沖 多級聯合 多孔螺旋 工作要求 緩沖效率 基盤底面 外物沖擊 大載荷 球鉸接 下底面 鉸接 油路 保證 干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式多缸聯動緩沖器,包括基盤和閥座,在基盤和閥座之間布置有液氣緩沖器和多個液壓緩沖器,所述液壓緩沖器的底端固定連接在閥座上,液壓緩沖器的活塞桿與基盤底面鉸接,所述液氣緩沖器的底端固定連接在閥座上并通過油路與液壓緩沖器連接;當基盤受到沖擊時,通過液壓緩沖器和液氣緩沖器進行多級聯合緩沖。本實用新型采用多缸聯動,實現多級緩沖,緩沖效率高,其具有更大的緩沖范圍,能夠滿足大載荷重沖擊的工作要求。液壓緩沖器的活塞桿與基盤下底面采用球鉸接式結構,既能保證多缸聯動,又能保證多孔螺旋式緩沖器緩沖時不發生干涉,基盤能夠適應不同角度的外物沖擊,實現有效緩沖。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式多缸聯動緩沖器,屬于緩沖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液壓緩沖器是依靠液壓阻尼對作用在其上的物體進行緩沖減速直至停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適用于起重運輸、電梯、冶金、港口機械、鐵道車輛等機械設備,其作用是在工作過程中防止硬性碰撞導致機構損壞的安全緩沖裝置。
液壓緩沖器的基本工作過程如下:當液壓緩沖器受到碰撞壓力時,動能經塞頭和加速彈簧轉給活塞,使其沿碰撞壓力方向向前運動,從而壓縮緩沖器內部的油液,緩沖器被壓縮的過程是通過活塞擠壓油液做功的過程。這一過程消耗了大量動能,起到緩沖作用。
在大載荷重沖擊的工況下,現有的液壓緩沖器,在某些超載場合的情形下無法可靠有效的實現緩沖,如何合理設置并實現多級聯合緩沖,從而更加有效減少沖擊能量與沖擊損傷,保護結構的關鍵部件,是緩沖器設計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復合式多缸聯動緩沖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復合式多缸聯動緩沖器,包括基盤和閥座,在基盤和閥座之間布置有液氣緩沖器和多個液壓緩沖器,所述液壓緩沖器的底端固定連接在閥座上,液壓緩沖器的活塞桿與基盤底面鉸接,所述液氣緩沖器的底端固定連接在閥座上并通過油路與液壓緩沖器連接;當基盤受到沖擊時,通過液壓緩沖器和液氣緩沖器進行多級聯合緩沖。
優選的,所述液壓緩沖器包括外缸、缸套、活塞和活塞桿,所述缸套置于外缸內且外缸和缸套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端蓋、缸底封裝,活塞位于缸套內并連接活塞桿,活塞桿的頂端穿出端蓋后與基盤底面球鉸接,活塞桿上套裝有復位彈簧且復位彈簧位于活塞桿頂端與端蓋之間;缸套上設置有螺旋槽和節流孔,缸底上開設有通孔,節流孔與通孔相通。
優選的,在缸套與外缸之間設置有蓄壓海綿。
優選的,所述活塞桿的底端貫穿活塞并通過固定螺母緊固。
優選的,所述外缸和缸套的上端通過法蘭與端蓋連接。
優選的,所述液氣緩沖器包括撞頭、活塞桿、缸體、氣囊和浮動活塞,所述活塞桿置于缸體內且活塞桿頂端通過撞頭封裝,所述氣囊和浮動活塞置于活塞桿的內腔,缸體的內底面設置有柱形芯且柱形芯上設置有螺旋槽,柱形芯插入活塞桿底端且螺旋槽與活塞桿的內腔相連通,缸體的底端還開設有通孔。
優選的,所述基盤為凸形圓盤,所述凸形圓盤的上頂面為圓平面、下底面為半球面。
優選的,所述基盤和閥座之間設置有三個液壓緩沖器和一個液氣緩沖器,三個液壓緩沖器均布在同一圓周上,一個液氣緩沖器位于三個液壓緩沖器的中心位置。
優選的,所述閥座為一方形座,液壓緩沖器的通孔與液氣緩沖器的通孔通過閥座內部的油路連通,閥座內部的油路上設置有第一安全閥和第二安全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復合式多缸聯動緩沖器采用多缸聯動,實現多級聯合緩沖,緩沖效率高,能夠滿足一些大載荷重沖擊的工作場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6064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