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踝關節人工韌帶有效
申請號: | 201721849861.2 | 申請日: | 2017-12-26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645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益;張鵬;吳子英;陳俊;陳天午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主分類號: | A61F2/08 | 分類號: | A61F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莊文莉 |
地址: | 20004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韌帶 分叉 踝關節 人工韌帶 分叉部 本實用新型 長度延伸 拆離 完全分離 需求選擇 軸向方向 重建 轉換 | ||
1.一種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包含主韌帶(1),主韌帶(1)沿軸向方向兩端中至少一端上設置有分叉部(2),所述分叉部(2)包含多個分叉韌帶;
多個分叉韌帶相互分離;或者,
多個分叉韌帶中至少存在兩個分叉韌帶能夠在拆離狀態與牽合狀態這兩種狀態之間轉換:
所述拆離狀態下,多個分叉韌帶在長度延伸方向上完全分離或部分分離;
所述牽合狀態下,多個分叉韌帶在長度延伸方向上相互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多個分叉部(2)形成一階分叉部(12)與二階分叉部(13);
一階分叉部(12)包含多個一階分叉韌帶(14),所述二階分叉部(13)位于任一個或任多個一階分叉韌帶(14)沿長度延伸方向兩端中,相對主韌帶(1)所在端的另一端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分叉部(2)還包含結合部(6),所述分叉部(2)呈Y形結構;
多個分叉韌帶形成第一分叉韌帶(4)與第二分叉韌帶(5),第一分叉韌帶(4)與第二分叉韌帶(5)沿軸向的一端均與結合部(6)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部(2)還包含拉合線(7),拉合線(7)穿設在多個分叉韌帶上;
所述牽合狀態下,拉合線(7)將多個分叉韌帶縫合在一起;
所述拆離狀態下,拉合線(7)全部或部分斷開,多個分叉韌帶之間相互分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分叉部(2)上還設置有彈性體(8),所述彈性體(8)在長度延伸方向上依次通過第一分叉韌帶(4)、結合部(6)、第二分叉韌帶(5);
所述拉合線(7)全部斷開后,彈性體(8)處于釋放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部(2)上還設置有滑槽(9),所述彈性體(8)滑動穿設在滑槽(9)中;
所述牽合狀態下,滑槽(9)形狀為U形;彈性體(8)形狀與滑槽(9)形狀相匹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形狀為扁平狀;扁平狀的踝關節人工韌帶為實心結構或空心結構;
空心結構的踝關節人工韌帶的中空內設置有自體肌腱。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韌帶(1)與分叉韌帶沿長度方向的末端設置有帶孔(10);
所述帶孔(10)中穿設有牽引線(1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至少存在兩個分叉韌帶寬度不相等;
分叉部(2)還包含卡扣,所述分叉韌帶之間通過卡扣連接,通過卡扣的扣合與拆卸實現分叉韌帶在拆離狀態與牽合狀態這兩種狀態之間轉換。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踝關節人工韌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任一種或任多種材料制成:
--PET;
--尼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絲蛋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4986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固化帶的可吸收韌帶
- 下一篇:喙鎖韌帶重建定位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