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頂棚弱化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32104.4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311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伍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龍創汽車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1/213 | 分類號: | B60R21/213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徐鳳艷 |
| 地址: | 201514 上海市金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板 車座 螺栓 導向支架 氣簾 螺紋連接 側氣簾 固定板 夾持件 頂棚 弱化 安全氣囊 彈出 車輛發生故障 本實用新型 乘客安全 緊急啟動 鑲嵌連接 氣囊 乘客 傷害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頂棚弱化機構,包括側氣簾、車座、氣簾導向支架、隔板、夾持件、螺栓和固定板,所述側氣簾右側設有車座,車座與側氣簾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車座左側設有隔板,隔板與車座通過螺紋連接,所述隔板設有氣簾導向支架,所述氣簾導向支架與隔板之間設有螺栓,所述螺栓左側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與隔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栓右側頂部設有夾持件,夾持件與氣簾導向支架通過鑲嵌連接,該一種頂棚弱化機構用于安全氣囊,主要是車輛在緊急啟動安全氣囊時,為了保護乘客安全,必須保證車輛發生故障時氣囊能夠順利彈出,并且彈出時不會傷害到乘客,本新型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全氣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頂棚弱化機構。
背景技術
當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生碰撞事故時,首先由安全氣囊傳感器接收撞擊信號,只要達到規定的強度,傳感器即產生動作并向電子控制器發出信號,電子控制器接收到信號后,與其原存儲信號進行比較,如果達到氣囊展開條件,則由驅動電路向氣囊組件中的氣體發生器送去起動信號,氣體發生器接到信號后引燃氣體發生劑,產生大量氣體,經過濾并冷卻后進入氣囊,使氣囊在極短的時間內突破襯墊迅速展開,在駕駛員或乘員的前部形成彈性氣墊,并及時泄漏、收縮,吸收沖擊能量,從而有效地保護人體頭部和胸部,使之免于傷害或減輕傷害程度,車輛在緊急啟動安全氣囊時,為了保護乘客安全,必須保證車輛發生故障時氣囊能夠順利彈出,并且彈出時不會傷害到乘客,為此設計一種頂棚弱化機構用于安全氣囊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頂棚弱化機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頂棚弱化機構,包括側氣簾、車座、氣簾導向支架、隔板、夾持件、螺栓和固定板,所述側氣簾右側設有車座,車座與側氣簾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車座左側設有隔板,隔板與車座通過螺紋連接,所述隔板設有氣簾導向支架,所述氣簾導向支架與隔板之間設有螺栓,所述螺栓左側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與隔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栓右側頂部設有夾持件,夾持件與氣簾導向支架通過鑲嵌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側氣簾左側設有頂棚,頂棚與側氣簾通過螺紋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氣簾導向支架頂部設有連接座,連接座與氣簾導向支架通過螺紋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車座底部設有B柱上護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螺栓右側設有鉆頭,鉆頭與螺栓通過鑲嵌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一種頂棚弱化機構用于車輛安全氣囊,通過設有頂棚與B柱上護板,將頂棚和B柱上護板采用對接形式,搭接量控制在8mm以內,并且在氣簾導向支架中心線及以上頂棚弱化結構(V字槽),最弱處料厚大約為正常料厚的1/3,這樣可以保證氣囊彈出時,頂棚仍連接在本體上,不會斷開飛出,以致傷害到乘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頂棚弱化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頂棚弱化機構氣簾導向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中:1側氣簾、2車座、3頂棚、4連接座、5氣簾導向支架、6隔板、7B柱上護板、8鉆頭、9夾持件、10螺栓、11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龍創汽車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龍創汽車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321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