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超高壓直流斷路器電力電子支路閥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12315.1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884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成;蔡放;白羽;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H7/26 | 分類號: | H02H7/26;H02G7/00;H02M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項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高壓直流 電力電子 附屬單元 斷路器 塔結構 支路閥 本實用新型 維護和維修 時間檢查 維修平臺 問題出處 問題排查 支撐結構 支撐層 高壓線 閥塔 整合 卸下 便利 檢查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超高壓直流斷路器電力電子支路閥塔結構,包括若干層單元、用于支撐層單元的支撐結構、高壓線槽。閥塔每層安裝有維修平臺,當設備出現故障時,方便問題排查;將與閥串相關的部分整合為一體,形成一個單元,這樣不但可以在沒有時間檢查問題出處的時候將整個附屬單元進行更換,同時也可將單個獨立附屬單元卸下后,對每一部分進行逐一檢查,為維護和維修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節省了很多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高壓直流斷路器電力電子支路閥塔結構。
背景技術
柔性直流輸電是當今最為先進的輸電技術,自從1989年我國第一條±500KV葛洲壩-上海的超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建成并投運以來,發展迅猛,是學術界的研究熱點,是全世界輸配電公司搶占的制高點。而在目前由于直流系統中沒有大電流開斷能力的直流斷路器,因此,所以超高壓直流斷路器的研發是發展直流電網的關鍵技術之一。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僅結構緊湊、美觀。分配合理。采用層疊式背靠背結構,而且所有單元、零件都可獨立安裝、拆卸和維護的一種應用在超高壓直流斷路器的電力電子支路閥塔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高壓直流斷路器電力電子支路閥塔結構,包括若干層單元、用于支撐層單元的支撐結構、高壓線槽。
所述支撐結構包括若干第一支撐絕緣子、第二支撐絕緣子及設置于各個第二支撐絕緣子之間的安裝橫梁。所有第一支撐絕緣子圍成了一個立方體區域。各個第一支撐絕緣子上方設置有相同數量的第二支撐絕緣子,各個第二支撐絕緣子用安裝橫梁順次連接。所有第二支撐絕緣子圍成一個立方體區域,各層子單元位于第二支撐絕緣子所圍成的立方體區域內,且在垂直方向上順次設置。
所述安裝橫梁包括上法蘭、下法蘭及橫梁,所述橫梁設置在對應層單元的底部,端部固定于上法蘭、下法蘭之間;上法蘭與上面的第二支撐絕緣子連接,下法蘭與下面的第二支撐絕緣子連接。
所述層單元上設置有若干電力電子支路單元、維修平臺。所述電力電子支路單元的結構為; 包括框架組件及設置于框架組件內的兩個PP-IGBT模塊、兩個二極管模塊、2/N個RC緩沖回路模塊、多個控制板單元、框架、多個驅動板、驅動電源。
所述框架組件包括兩個側框及位于兩個側框之間的橫梁,所述側框由頂框及位于頂框下的底框組成,所述橫梁兩端分別固定到一個底框上。頂框位于底框頂上中部位置,長度比底框短。各個模塊設置于框架內。
所述PP-IGBT模塊包括N個PP-IGBT、2N個PP-IGBT散熱器、N+1個絕緣件,其中N為整數。各個PP-IGBT散熱器均勻排列成一行,位于兩端的PP-IGBT散熱器里側設置有絕緣件。從PP-IGBT散熱器列一端到另一端,PP-IGBT與絕緣件間隔設置。PP-IGBT散熱器列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側壓板,且兩個側壓板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根絕緣拉桿,所述絕緣拉桿與兩個側壓板固定為一體。所述PP-IGBT散熱器列的一端與其鄰近側壓板之間設置有頂栓, 每個PP-IGBT散熱器兩側的PP-IGBT安裝方向相反。
所述二極管模塊包括M個二極管、M+1個二極管散熱器,其中M為整數。各個二極管散熱器均勻排列成一行,位于兩端的二極管散熱器里側設置有二極管,其余每個二極管散熱器兩邊均設置有一個二極管,二極管散熱器列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側壓板,且兩個側壓板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根絕緣拉桿,所述絕緣拉桿與兩個側壓板固定為一體。所述二極管散熱器列的一端與其鄰近側壓板之間設置有頂栓。
兩個二極管模塊分別沿著橫梁長度方向安裝在底框上端,且分別位于頂框兩端。兩個PP-IGBT模塊沿著橫梁長度方向并排設置于兩個頂框之間。
所述兩個二極管模塊上方分別設置有驅動電源安裝架、驅動板安裝架,分別用于安裝驅動電源、順次排列的驅動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未經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123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