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雙筒式減震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765320.1 | 申請日: | 2017-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75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文丹;黃高華;李建;劉福滿;邢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長達減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06 | 分類號: | F16F9/06;F16F9/34;F16F9/32 |
| 代理公司: | 南昌贛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劉錦霞;文珊 |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撫州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步進電機 減震器 上支座 底端 本實用新型 新能源汽車 從動齒輪 活塞桿 雙筒式 油缸體 動力輸出軸 繼電器控制 活塞 減震效果 支架固定 主動齒輪 傳動軸 固定桿 進油孔 下支座 壓力缸 液體油 有壓力 閥門 主板 轉軸 路況 應用 轉動 汽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雙筒式減震器,包括上支座、液體油、貯油缸體、下支座以及步進電機,上支座的底端設置有活塞桿,活塞桿的底端設置有活塞,貯油缸體的一側設置有壓力缸,壓力缸的底端設置有底部閥,步進電機通過支架固定在上支座的一側。通過設置步進電機、動力輸出軸、傳動軸、主動齒輪、第一從動齒輪、第二從動齒輪、固定桿、連桿、閥門以及轉軸,使汽車主板可以通過繼電器控制步進電機的轉動,從而控制進油孔的大小,不僅增加了減震器的靈活性,而且提高了其在路況復雜情況下依然有良好的減震效果。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實用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減震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雙筒式減震器。
背景技術
雙筒式減震器指減震器有內外兩個筒,活塞在內筒中運動,由于活塞桿的進入與抽出,內筒中油的體積隨之增大與收縮,因此要通過與外筒進行交換來維持內筒中油的平衡。現有的汽車雙筒式減震器在使用時,由于進油孔大小固定,所以在遇到路況復雜的情形時,減震效果一般,并且減震器靈活度有限導致其市場競爭力不足,現有的技術很難解決以上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汽車雙筒式減震器在使用時,由于進油孔大小固定,所以在遇到路況復雜的情形時,減震效果一般,并且減震器靈活度有限導致其市場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提供一種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雙筒式減震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雙筒式減震器,包括上支座、液體油、貯油缸體、下支座以及步進電機,所述上支座的底端設置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底端設置有活塞,所述貯油缸體的一側設置有壓力缸,所述壓力缸的底端設置有底部閥,所述步進電機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上支座的一側,所述步進電機的一端設置有動力輸出軸,所述動力輸出軸的一端設置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底端設置有主動齒輪,所述活塞的內部設置有若干第一從動齒輪以及若干第二從動齒輪,若干所述第一從動齒輪以及若干所述第二從動齒輪的一端均設置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內部設置有連桿,所述連桿的一端設置有閥門,所述閥門的一端設置有轉軸,所述閥門的外側設置有進油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動力輸出軸與所述傳動軸通過錐齒輪連接,所述傳動軸通過軸承與所述上支座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和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均通過軸承與所述活塞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固定桿與所述第一從動齒輪以及所述第二從動齒輪通過電焊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閥門與所述進油孔通過所述轉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閥門通過密封圈與所述連桿連接,所述步進電機通過繼電器與汽車主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步進電機、動力輸出軸、傳動軸、主動齒輪、第一從動齒輪、第二從動齒輪、固定桿、連桿、閥門以及轉軸,使汽車主板可以通過繼電器控制步進電機的轉動,從而控制進油孔的大小,不僅增加了減震器的靈活性,而且提高了其在路況復雜情況下依然有良好的減震效果。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實用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減震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步進電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活塞內部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長達減震器有限公司,未經江西長達減震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7653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液減振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汽車磁流變減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