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分離裝置及液體的快速分離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96556.4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210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程躍;黃弘;劉艷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31/00 | 分類號: | C10G31/00;C10G53/02;C07C17/383;C07C19/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華英 |
| 地址: | 201399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分離裝置 回收裝置 快速分離 二氯甲烷 冷凝系統 本實用新型 真空系統 負壓池 中轉槽 分層 曝氣 蒸汽 精餾回收系統 尾氣回收設備 氣液分離器 輸出端連接 鋰電池隔膜 除水過程 技術分層 濕法工藝 尾氣系統 回收 混合液 進液口 連續化 排放口 水損耗 萃取槽 白油 生產成本 生產 | ||
1.一種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分離裝置至少包括:
分層塔,用于液體的分層,包括中空塔體、進液口、上排液口、下排液口及第一放空管;所述進液口設置于所述中空塔體中部的側壁上,所述上排液口設置于所述中空塔體上部的側壁上,所述下排液口設置于所述中空塔體的底部;所述第一放空管設置于所述中空塔體的頂部,用于放盡所述分層塔中液體時將所述中空塔體與大氣連通;
門形管,用于配合所述分層塔將液體的各層液體進行自動分離,所述門形管包括拱形管及第二放空管;所述第二放空管設置于所述拱形管的頂端,所述拱形管通過所述第二放空管與大氣連通;
所述分層塔的下排液口與所述拱形管底端的進液口相連,所述下排液口不低于所述拱形管底端的進液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形管還包括中間管,所述中間管設置于所述拱形管中部,與所述門形管連通;所述中間管上設置有中間管閥,所述中間管閥用于控制所述中間管的導通和關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形管還包括放盡管,所述放盡管設置于所述拱形管的底端,與所述門形管連通;所述放盡管上設置有放盡管閥,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放空管放盡所述分層塔中的液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管頂端低于所述分層塔的上排液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空管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個端口分別與所述中空塔體、大氣和泵體相連;所述泵體通過與其相連的所述三通管的端口控制所述中空塔體內的氣壓;與大氣相連的所述三通管的端口用于放盡所述分層塔中液體時將所述中空塔體與大氣連通。
6.一種液體的快速分離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的快速分離回收裝置至少包括:
第一自動分離裝置,所述第一自動分離裝置用于液體的分層并將各層液體進行自動分離;
蒸汽曝氣負壓池,與所述第一自動分離裝置的第一分層塔相連,用于對所述蒸汽曝氣負壓池中的液體進行蒸汽加熱、抽負壓以及曝氣操作;
冷凝系統,與所述蒸汽曝氣負壓池相連,用于將蒸汽曝氣負壓池中排出的氣體冷凝;
真空系統,與所述冷凝系統相連,用于提供蒸汽曝氣負壓池的負壓環境,并將未被冷凝系統冷凝的氣體抽出;
氣液分離器,分別與所述真空系統、尾氣系統及第一排放口相連,用于將所述真空系統中抽出的氣體在常壓環境下進行氣液分離;
第二中轉槽,與所述冷凝系統相連,所述第二中轉槽的輸出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分層塔的進液口;
第二自動分離裝置,所述第二自動分離裝置中的第二分層塔的進液口與所述蒸汽曝氣負壓池相連,所述第二自動分離裝置與所述第二中轉槽相連,所述第二自動分離裝置將從所述蒸汽曝氣負壓池排出的液體進行分層并將各層液體進行自動分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的快速分離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層塔與所述蒸汽曝氣負壓池之間設置有第一中轉槽,用于控制進入所述蒸汽曝氣負壓池中的液體量。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的快速分離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層塔的上排液口與所述蒸汽曝氣負壓池相連;所述第一分層塔的下排液口通過第一門形管與精餾系統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的快速分離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層塔的上排液口與精餾系統相連;所述第一分層塔的下排液口通過第一門形管與所述蒸汽曝氣負壓池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的快速分離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層塔的上排液口與所述第二中轉槽相連;所述第二分層塔的下排液口通過第二門形管與第二排放口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9655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