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渦污水治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67906.4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267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翟立絨;楊耐;朱琳;張詩禹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皇島同力達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趙俊宏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治理系統 給藥器 混藥器 微渦 噴灑 混合效果 開口向上 污水混合 不均勻 出液孔 管體壁 回落 污水 | ||
針對現有技術中微渦污水治理系統中的藥劑與污水混合不均勻的問題,提供一種微渦污水治理系統,該微渦污水治理系統包括混藥器和給藥器,給藥器設置在混藥器的下方,混藥器和給藥器的管體壁上均設置開口向上的出液孔,上方的混藥器噴灑出的污水在回落的過程中與下方給藥器噴灑出的藥劑在空中混合,延長了混合時間,達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渦污水治理系統。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由于過多注重提升河道的防洪排澇作用,使河道的結構及生態功能遭到嚴重破壞,河道的自凈能力銳減;再加上城鎮河道水體污染源的侵入,如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溢流水、工業排水、工業廢氣以酸雨的形式進入水體、村鎮分散點源污水直排、天然降雨、大氣中的揚塵、生活垃圾的侵入;同時由于水體缺少必要的循環,溶解氧過低,缺少水生動植物生存的環境,水體逐漸失去自凈能力;河道底泥長期積累未清,使底泥不斷釋放分解為N、P等營養鹽及釋放有害物質,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體逐漸變綠,藻類瘋長,最終導致“水華”現象,產生異味,容易發黑發臭。
河湖水的治理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環境問題。
目前對于一些無條件采取長效治理的河湖或者準備進行長效治理但污染嚴重的河湖通常采用磁加載混合、絮凝、過濾的方法進行處理,這種方法需將污染物和磁種凝聚成絮體才能沉淀,故需投加絮凝劑,助凝劑,產生污泥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污水與藥劑混合不均勻,藥劑投放量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污水與藥劑混合不均勻,藥劑投放量大的問題,提供一種微渦污水治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微渦污水治理系統,包括混藥器和給藥器,其特征在于,給藥器與混藥器上下相對設置,混藥器和給藥器的器壁上分別設置出液孔, 至少位于下方的給藥器的出液孔的開口向上設置;
混藥器和/或給藥器呈曲線型,曲線在豎直面內和/或在水平面內延伸;
混藥器和/或給藥器的管體內設置翼片;
翼片為螺旋葉片,其一端與管體內壁連接,另一端為懸臂端,各翼片沿圓周方向同旋向設置和/或翼片由連接桿和螺旋葉片組成,螺旋葉片一端與連接桿連接,另一端為懸臂端,連接桿沿管體徑向設置,一端與管體內壁連接另一端向管體軸心方向延伸,各翼片沿圓周方向同旋向設置;
微渦污水治理系統還包括箱體、溢流板、無動力微渦絮凝裝置、泥渣沉淀裝置、斜管/斜板沉淀器和泥漿沉淀裝置,溢流板設置在箱體內、將箱體分割成左、右兩個沉淀區,分別為第一沉淀區和第二沉淀區,第一沉淀區和第二沉淀區通過溢流板上方設置的溢流通道相連通,第一沉淀區內設置分隔板,分隔板一將第一沉淀區的上部區域分割成左、右兩個區域,第一沉淀區的右區域為上向流配水區,混藥器、給藥器、無動力微渦絮凝裝置自上而下設置在第一沉淀區的左區域內,混藥器與污水進口連接,無動力微渦絮凝裝置的上口位置與給藥器和混藥器的出水口位置對應設置,無動力微渦絮凝裝置的下口及上向流配水區的下口分別與泥渣沉淀裝置的上開口對應設置,泥渣沉淀裝置的下端設置出渣口,出渣口與排污管連接;第二沉淀區設置分隔板二,分隔板二將第二沉淀區的上部分割成左、右兩個分區,第二沉淀區的左、右兩個分區的下口連通,第二沉淀區的左分區為下向流配水區,斜管/斜板沉淀器設置在第二沉淀區的右分區內,斜管/斜板沉淀器的下表面和下向流配水區的下口與泥漿沉淀裝置的上開口對應設置,泥漿沉淀裝置下端設置出泥口,出泥口與排污管連接;
泥渣沉淀裝置與泥漿沉淀裝置的縱截面均為上邊大于下邊的梯形槽。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渦污水治理系統,由于混藥器和給藥器上設置了開口向上的出液孔,污水和藥劑沿出液孔向上噴灑,在空中即發生混合,延長了混合時間,使混合更均勻。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皇島同力達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秦皇島同力達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679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