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56211.6 | 申請日: | 2017-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801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鄭強;周斌;王科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9/03 | 分類號: | B63B39/03;B63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邢永 |
| 地址: | 317024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入管 主管 海水 壓載系統 壓載水泵 隔離閥 水閥 右舷 支管 左舷 技術方案要點 本實用新型 壓載水艙 主管內部 最大流量 船身 出水管 送水管 壓載水 分隔 有壓 連通 水泵 下沉 置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載系統,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左舷主管、第一支管、第一水閥、右舷主管、若第二支管、第二水閥,左舷主管上設置有第一隔離閥,右舷主管上設置有第二隔離閥,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三主管以及第四主管上均連接有與船外海水連通的海水吸入管,海水吸入管上設置有壓載水泵,且壓載水泵將海水吸入管分隔成第一吸入管以及第二吸入管,第一吸入管上設置有送水管,第二吸入管上設置有出水管,海水能夠同時進入到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三主管以及第四主管內部并最終進入到對應的壓載水艙,這樣船身在下沉的過程中不易發生傾斜,且在海水注入過程中,可以控制壓載水泵持續以最大流量工作,提高了該壓載系統對壓載水的置換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用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載體統。
背景技術
壓載系統,主要由壓載水泵、壓載水管路、壓載水艙及有關閥件組成。通過加滿或排空壓載水艙來調整吃水深度、船體橫傾或縱傾平衡,使船舶保持穩定的漂浮狀態。
目前,公告號為CN104608897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壓載水置換系統,它包括環形主管路、艙體支管、海水排出管以及海水吸入管,其中環形主管路包括左舷主管路、右舷主管路、第一給排水系統以及第二給排水系統,第一給排水系統包括第一注水支路以及第一排水支路,所述第二給排水系統包括第二注水支路以及第二排水支路,艙體支管包括設置在每個壓載艙內的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
在需要增加船身吃水深度時,控制海水吸入管打開,使得海水從海水吸入管進入到第一給排水系統以及第二給排水系統內部。之后第一給排水系統內部的海水從第一注水支路中進入到左舷主管路內部并從第一支管中進入到對應的壓載水艙內部。第二給排水系統內部的海水從第二注水支路中進入到右舷主管路內部并從第二支管中進入到對應壓載水艙內部。
在需要使用帶有該壓載水置換系統的船對貨物進行運輸時,首先將船航行到需要裝載的貨物旁邊,之后控制海水吸入管打開,使得海水經由海水吸入管、第一注水支路、第二注水支路并且進入到對應的壓載水艙內部。在向壓載水艙進行注水的過程中,可以先對左舷上靠近船首的一個壓載水艙以及右舷上靠近船首的一個壓載水艙進行注水,使得船首逐漸下沉。之后對左舷上靠近船尾的一個壓載水艙以及有線上靠近船尾的一個壓載水艙進行注水,使得船尾逐漸下沉。而且為了保證在向壓載水艙進行注水的過程中,船首或者船尾不會出現上翹過多的情況,不能一次性向某一壓載水艙注入過多的壓載水。這樣就需要不斷開啟或者關閉對應的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該壓載水置換系統的置換效率,使得船身上浮或者下沉的效率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載系統,其具有壓載水置換壓載水效率較高,船身能夠較快速度的上浮或者下沉優勢。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壓載系統,包括左舷主管、若干設置在左舷主管上用于與壓載水艙相連的第一支管、設置在第一支管上用于控制第一支管開啟或者關閉的第一水閥、右舷主管、若干設置在右舷主管上用于與壓載水艙相連的第二支管、設置在第二支管上用于控制第二支管開啟或者關閉的第二水閥,所述左舷主管上設置有第一隔離閥,且第一隔離閥將左舷主管分隔成靠近船首一側的第一主管以及靠近船尾一側的第二主管,右舷主管上設置有第二隔離閥,且第二隔離閥將右舷主管分隔成靠近船首一側的第三主管以及靠近船尾一側的第四主管,所述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三主管以及第四主管上均連接有與船外海水連通的海水吸入管,所述海水吸入管上設置有用于將海水吸入至海水吸入管的壓載水泵,且壓載水泵將海水吸入管分隔成靠近船外海水一側的第一吸入管以及遠離船外海水一側的第二吸入管,所述第一吸入管上設置有與左舷主管或者右舷主管相連的送水管,所述第二吸入管上設置有與船外海水相連的出水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562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十字形的浮筒結構
- 下一篇:雙層船體舷側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