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智能雨刮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01170.0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213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S1/04 | 分類號: | B60S1/04;B60S1/08;B60S1/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雨刮器 前擋風玻璃 加熱機構 出風頭 車身 本實用新型 連接凸件 汽車智能 驅動電機 驅動機構 一端連接 導風管 動輪 圓心 安全實用 車身底盤 活動連接 靜止狀態 使用壽命 出風口 固定桿 固定軸 輸出軸 智能化 中控臺 暖風 加熱 | ||
1.一種汽車智能雨刮器,包括車身(1)及固定在車身(1)上的加熱機構(2)、驅動機構(3)、前擋風玻璃(4)和雨刮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機構(2)的第一暖風出口(6)處連接有第一導風管(7),所述第一導風管(7)遠離所述加熱機構(2)的一端連接有出風頭(8),所述出風頭(8)的出風口與所述前擋風玻璃(4)上靜止狀態的雨刮器(5)對應設置,所述出風頭(8)的底部一端設有連接凸件(9),所述連接凸件(9)通過固定軸(10)活動連接于所述車身(1)的中控臺內部,所述驅動機構(3)包括設置在所述車身(1)底盤上的驅動電機(11),所述驅動電機(11)的輸出軸一端連接有動輪(12),所述動輪(12)上且靠近圓心的一側設有第一固定桿(13),所述第一固定桿(13)上活動連接有連接件(14),所述連接件(14)遠離所述第一固定桿(13)的一端活動連接有連接桿(15),所述連接桿(15)呈斜向設置,所述連接桿(15)的中部通過第二固定桿(16)固定在所述車身(1)上,所述連接桿(15)遠離所述連接件(14)的一端與所述固定軸(10)活動連接;
所述智能雨刮器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模塊(23)、雨量傳感器模塊(24)、A/D轉換模塊(17)、單片機(18)和雨刷電機(19),所述溫度傳感器模塊(23)與所述雨量傳感器模塊(24)分別通過所述A/D轉換模塊(17)與所述單片機(18)相連,所述單片機(18)與所述驅動電機(19)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智能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機構(2)為汽車加熱器,該加熱器的驅動機構與所述單片機(18)電連接,該加熱器包括進風口(20)、第一暖風出口(6)和第二暖風出口(21),所述第二暖風出口(21)連接有第二導風管(22),所述第二導風管(22)遠離所述第二暖風出口(21)的一端與駕駛室連通,其加熱器的內部設有通過串聯有冷卻液循環泵的輸水管與汽車發動機冷卻液進出口連接的循環水箱,所述循環水箱上設有與所述單片機(18)電連接的溫度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智能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上且位于所述前擋風玻璃(4)的內側設有填充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智能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傳感器模塊(24)包括紅外發射管與紅外接收管,所述紅外發射管為MS-PTV1608F1C型紅外發射管,所述紅外接收管為MS-PTV1608PT1C型紅外接收管,所述紅外發射管與紅外接收管安裝在所述前擋風玻璃(4)后方且浸在所述填充層中的填充介質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智能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18)為MSP430系列單片機,型號選擇MSP430F16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0117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能源汽車防盜報警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防玻璃刮花的汽車雨刷保護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