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10679.4 | 申請日: | 2017-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849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林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林海 |
| 主分類號: | C01G23/07 | 分類號: | C01G23/07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誠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管 生產系統 外管 金紅石型二氧化鈦 本實用新型 高溫反應器 氣固分離器 二氧化鈦 反應室 換熱器 得率 能耗 純凈度 高溫預熱爐 輸出端連接 混合氣流 空隙形成 氣固分離 生產過程 生產體系 運行成本 連接管 排氣孔 管式 內嵌 生產成本 冷卻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生產系統及其生產方法,它包括:高溫預熱爐單元連接管式高溫反應器,管式高溫反應器包括反應外管和反應內管,反應內管內嵌于反應外管內且反應內管上設有多個排氣孔,反應內管與反應外管之間的空隙形成反應室,反應室的輸出端連接換熱器,換熱器連接氣固分離器,氣固分離器用于對冷卻后的混合氣流進行氣固分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產系統及其生產方法,主要解決現有工藝中存在的生產成本較高、產品純凈度不夠、二氧化鈦得率較低和原料浪費較嚴重的問題,降低了整個生產體系的能耗和運行成本,提高了二氧化鈦的轉化率和得率,降低了整個生產過程的能耗。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二氧化鈦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生產系統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二氧化鈦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濺射法、熱蒸發法及激光蒸發法,化學法主要包括液相法和氣相法,液相法主要包括均勻沉淀法和溶膠-凝膠法,氣相法主要包括TiCl4氣相氧化法,目前一般采用TiCl4氣相氧化法來制備二氧化鈦。TiCl4氣相氧化法一般是以氮氣作為TiCl4的載氣,以氧氣作為氧化劑,在高溫管式反應器中進行氧化反應,經氣固分離,獲得二氧化鈦粉體。在實際工業應用中,TiCl4氣相氧化法生產二氧化鈦耗能較高,得率較低,產品純凈度不夠,原料浪費較嚴重,往往未得到廣泛應用,在尾氣處理工序中,往往殘留了相當量的二氧化鈦粉末,一般會殘留至少1.0%的二氧化鈦粉末(%表示單次得到二氧化鈦的總質量),尾氣吸收劑用量較高,生產成本高,企業利潤較低,這也是TiCl4氣相氧化法生產二氧化鈦未得到廣泛利用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生產系統及其生產方法,以解決現有TiCl4氣相氧化法生產二氧化鈦所存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高溫預熱爐單元,用于將反應物預熱至850-950℃,高溫預熱爐單元的輸入端與反應物供應單元連通,高溫預熱爐單元的輸出端連接管式高溫反應器的輸入端;
管式高溫反應器,管式高溫反應器包括反應外管和反應內管,反應內管內嵌于反應外管內且反應內管上設有多個排氣孔,反應內管的一端為盲端,反應內管的盲端不與反應外管接觸;反應內管與反應外管之間的空隙形成反應室,反應內管的輸入端和反應室的輸入端分別連接高溫預熱爐單元,反應室的輸出端連接換熱器;
換熱器,用于將反應后的混合氣流冷卻至150℃以下,換熱器的一個輸入端連接管式高溫反應器的輸出端,其另一個輸入端連接冷卻水系統,換熱器的輸出端連接氣固分離器的輸入端;
氣固分離器,用于對冷卻后的混合氣流進行氣固分離,氣固分離器的粉體輸出端連接粉體收集裝置,氣固分離器的氣體輸出端連接尾氣處理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林海,未經黃林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106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