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四輪智能節能車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55266.0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455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萍;張珍海;權欣文;劉燕戈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3H17/00 | 分類號: | A63H1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修斯文 |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供電控制模塊 供電模塊 控制裝置 升降壓 本實用新型 智能節能 芯片 單片機 智能車 四輪 車載超級電容 超級電容 檢波電路 檢測裝置 節能特性 電磁線 電輸出 動力源 舵機 運放 主板 電機 | ||
本實用新型提出四輪智能節能車控制裝置,智能車的主板處設有單片機;所述控制裝置包括供電控制模塊;所述供電控制模塊經集成升降壓芯片同時與單片機供電模塊、舵機供電模塊相連,供電控制模塊經集成升降壓芯片與電機供電模塊單獨相連;供電控制模塊經集成升降壓芯片與電磁線檢測裝置的檢波電路運放單獨相連;所述智能車以車載超級電容為動力源,所述供電控制模塊對超級電容的電輸出進行控制;本實用新型有較好的節能特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控制和電子技術應用領域,尤其是四輪智能節能車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微型智能汽車競賽中,各類電磁節能車設計各不相同,表現出來的性能也相差很大;總體來說,智能節能車的設計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電動機的選型與調校、舵機的選用、輪胎的選用、控制方案的選用、車模的設計;各環節之間彼此聯系,均會影響智能車的節能情況,現有已知的缺點是:1.車模整體機械結構太大,太重,車會出現跳輪現象,導致電機負載時電流較大,不節能;2.車體設計不合理,導致整車效率過低;3.電磁檢測裝置設計不合理,導致不能高效地處理采集數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四輪智能節能車控制裝置,有較好的節能特性。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四輪智能節能車控制裝置,智能車的主板處設有單片機;所述控制裝置包括供電控制模塊;所述供電控制模塊經集成升降壓芯片同時與單片機供電模塊、舵機供電模塊相連,供電控制模塊經集成升降壓芯片與電機供電模塊單獨相連;供電控制模塊經集成升降壓芯片與電磁線檢測裝置的檢波電路運放單獨相連;所述智能車以車載超級電容為動力源,所述供電控制模塊對超級電容的電輸出進行控制。
所述智能車的車底板以碳纖維板成型。
所述超級電容的容值為30F且電壓為12.4V。
所述單片機為K60,所述單片機供電模塊內置降壓芯片LMS1117向單片機供電。
所述檢波電路運放為OPA2350。
所述集成升降壓芯片為TPS630701,集成升降壓芯片設于主板處,集成升降壓芯片的輸出電壓為5V。
所述電磁線檢測裝置由四根碳素桿和六個電感組成,所述碳素桿組合成一個探出于車體前方的矩形電感支架,電感在電感支架上均勻排列,電感之間的間距為12.4CM,電感為10mh的工字電感。
本實用新型改進了電感分布和碳素桿角度、長度使得采集的電磁信息更準確。
本實用新型使用性能好的集成運放設計檢波電路,使得單片機處理的信號精度更高。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的主板和車模底板的尺寸,使得車體的機械結構更為輕便更為合理;普通車模為了適應越野性能,車模后輪組合框架與車模底盤是軟連接。但在智能車比賽的平滑賽道上,這一點的優勢不突出,反而使得車體剛度比較小;如若剛度比較大的材料,則車身較重,節能效果差,為此本案產品采用碳纖維板來取代普通車模材料,極大降低了車模的重量,節能效果顯著提高。
本實用新型對電源電路進行了優化,使得電源的帶載能力加強。
本實用新型使用性能好的集成穩壓芯片TPS630701,極大提高了超級電容電能利用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車底板的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析型的主板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集成升降壓芯片的連線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未經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552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