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兩擋變速機構及驅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02085.4 | 申請日: | 201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335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殷建坤;夏承鋼;韓永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科深江電動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3/44 | 分類號: | F16H3/44;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潔;鄭暄 |
| 地址: | 20182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速 機構 驅動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擋變速機構及驅動裝置,其中該兩擋變速機構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一制動器和第二制動器,所述的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均包括太陽輪、行星架和齒圈,且該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具有相同的結構,該驅動裝置為基于所述的兩擋變速機構的原動機。采用該種結構的兩擋變速機構及驅動裝置,由于其具備兩個行星排和兩個制動器,且制動器可通過相應位置的移動從而實現整車控制器的低擋傳動比和高檔傳動比,而該低擋傳動比和高檔傳動比通過相關算式可得擋差結果僅為2,即兩個擋位的擋差較小,因此可以匹配擴速比小的電機或者轉矩適應性系數小的原動機使用,同時又簡化了制動器的結構和換擋操縱元件,具有更廣泛的應用范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驅動及傳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驅動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兩擋變速機構及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申請CN104364109A公開了一種兩擋變速器,其包括一個行星排和用于連接原動機和行星排的雙離合器,行星排的齒圈固定,行星架作為輸出端將原動機的動力傳遞到車輪上,一個離合器用于連接原動機與太陽輪,其接合時實現的低擋傳動比為1+k(行星排的結構特征參數);一個離合器用于連接原動機與行星架,其接合時實現的高擋傳動比為1。通常車用行星排的結構特征參數k的可選范圍為1.5~4.0,優選范圍為1.8~3.5,因此該兩擋變速器可實現的低擋傳動比范圍為2.5~5或者2.8~4.5,低擋與高擋的擋差過大,難以匹配擴速比小的電機或者轉矩適應性系數小的原動機使用,而且雙離合器增加了換擋操縱元件的復雜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能夠實現匹配擴速比小的兩擋變速機構及驅動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兩擋變速機構及驅動裝置具有如下構成:
該兩擋變速機構,其主要特點是,所述的兩擋變速機構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一制動器和第二制動器,
所述的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齒圈,
所述的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陽輪、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齒圈,
所述的第二齒圈與所述的第一太陽輪相連接,用于輸入動力,
所述的第二行星架與所述的第一行星架相連接,用于輸出動力,
所述的第一制動器的一端與所述的第一齒圈相連接,該第一制動器沿所述的第一齒圈的軸向移動,用于制動該第一齒圈,
所述的第二制動器的一端與所述的第二太陽輪相連接,用于制動該第二太陽輪。
該兩擋變速機構設有鎖止位置和分離位置,所述的第一制動器和第二制動器均能夠在所述的鎖止位置與所述的分離位置之間選擇性地移動,所述的選擇性地移動包括:
當所述的第一制動器移動至所述的鎖止位置且所述的第二制動器移動至所述的分離位置時,所述的兩擋變速機構通過所述的第一制動器對所述的第一行星排實現低擋傳動比,所述的低擋傳動比為1+k1,所述的k1為所述的第一行星排的結構特征參數;
當所述的第二制動器移動至所述的鎖止位置且所述的第一制動器移動至所述的分離位置時,所述的兩擋變速機構通過所述的第二制動器對所述的第二行星排實現高檔傳動比,所述的高檔傳動比為(1+k2)/k2,所述的k2為所述的第二行星排的結構特征參數。
該兩擋變速機構的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具有相同的結構。
該兩擋變速機構的第一行星排的結構特征參數與所述的第二行星排的結構特征參數的取值均為正整數2。
該基于上述兩擋變速機構的驅動裝置,其主要特點是,所述的驅動裝置具體為:原動機。
該驅動裝置的原動機可以為電動機或發動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科深江電動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科深江電動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020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