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縮機和空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98034.9 | 申請日: | 2017-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63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達煒;謝利昌;呂浩福;廖熠;雷衛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3/00 | 分類號: | F04C23/00;F04C29/12;F04C28/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 地址: | 51911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縮機 空調器 | ||
1.一種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氣缸(1)、第二氣缸(2)和切換機構,所述第一氣缸(1)的容積大于所述第二氣缸(2)的容積,所述壓縮機具有第一氣缸(1)作為一級氣缸且第二氣缸(2)作為二級氣缸的第一工作狀態,以及第二氣缸(2)作為一級氣缸且第一氣缸(1)作為二級氣缸的第二工作狀態,所述切換機構用于使所述壓縮機在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之間切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包括第一中間腔(3)和第二中間腔(4),所述第一中間腔(3)連接有第一補氣管(5),所述第二中間腔(4)連接有第二補氣管(6),
所述壓縮機處于第一工作狀態時,冷媒經所述第一氣缸(1)的工作腔壓縮后進入第一中間腔(3)并與補氣混合,之后進入所述第二氣缸(2)壓縮,然后經所述第二中間腔(4)排出;
所述壓縮機處于第二工作狀態時,冷媒經所述第二氣缸(2)的工作腔壓縮后進入第二中間腔(4)并與補氣混合,之后進入所述第一氣缸(1)壓縮,然后經所述第一中間腔(3)排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還包括上隔板(7)、下隔板(8)和下法蘭(9),所述第一氣缸(1)位于所述第二氣缸(2)下方,所述上隔板(7)和所述下隔板(8)按上下順序設置在所述第一氣缸(1)和所述第二氣缸(2)之間,所述下法蘭(9)設置在所述第一氣缸(1)下方,所述第一中間腔(3)位于所述下法蘭(9)上,所述第二中間腔(4)位于所述上隔板(7)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處于第二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氣缸(1)的工作容積為V1,所述第二氣缸(2)的工作容積為V2,第二中間腔(4)的補氣量為M,冷媒密度為ρ,其中M≥(V1-V2)ρ。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換機構包括多個調節管和調節閥,所述調節管和調節閥相互配合,使所述壓縮機在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之間切換。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管包括第一吸氣管(10)、第二吸氣管(11)、所述第一補氣管(5)、所述第二補氣管(6)、第一排氣管(12)、第二排氣管(13)、第一連接管(14)和第二連接管(15),所述第一吸氣管(10)連接至所述第一氣缸(1)的工作腔,所述第二吸氣管(11)連接至所述第二氣缸(2)的工作腔,所述第一排氣管(12)連接至所述第一中間腔(3),所述第二排氣管(13)連接至所述第二中間腔(4),所述第一連接管(14)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氣缸(2)的工作腔,第二端連接至所述第一中間腔(3),所述第二連接管(15)的第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氣缸(1)的工作腔,第二端連接至所述第二中間腔(4),所述第一吸氣管(10)和所述第二吸氣管(11)其中之一可選擇地連通,所述第一補氣管(5)和所述第二補氣管(6)其中之一可選擇地連通,所述第一排氣管(12)和所述第二排氣管(13)其中之一可選擇地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14)和所述第二連接管(15)其中之一可選擇地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凌達壓縮機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9803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弧點火槍
- 下一篇:一種快速返工光伏組件電池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