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列車的換向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67239.0 | 申請日: | 201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458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賽信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C17/12 | 分類號: | B61C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曹曉斐 |
| 地址: | 101299 北京市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列車 換向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列車的換向器,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外殼、若干個控制線路連通或斷開的接線端子和用于改變接線端子接線狀態的撥動件,所述撥動件包括轉軸和設置在轉軸上的若干個撥動塊,每個所述接線端子均包括用于連接導線的第一接觸端和第二接觸端、用于連通第一接觸端和第二接觸端的接觸片、與殼體連接的端子固定塊以及與端子固定塊鉸接用于帶動接觸片轉動的鉸接片,所述接觸片轉動隨鉸接片轉動過程中與第一接觸端抵接,若干個撥動塊隨轉軸轉動帶動對應的鉸接片轉動,通過轉軸帶動若干個撥動塊變換位置,撥動塊撥動鉸接片轉動,實現通過轉軸轉動完成改變各個線路的連通和斷開的狀態,調節多個連接線路的不同連接狀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列車使用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列車的換向器。
背景技術
授在我國鐵路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隨著主要干線列車軸重、密度和速度的不斷加大,對線路鋼軌的破壞日益嚴重,主要表現在鋼軌疲勞發展速度加快,鋼軌波浪磨耗、軌面擦傷和鋼軌飛邊的產生加劇。為此,鐵道部在考察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經驗的基礎上,于1998年引進了第一列鋼軌打磨列車,又分別與1994年、1997年和1998年連續引進了4列,其中一列實現了合作生產。鋼軌打磨列車在我國鐵路發展事業中,特別是近年鐵路提速工作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但有效的改善了鋼軌使用條件,延長了鋼軌的使用壽命,打磨列車需要用到換向器,針對列車的換向器,需要進行多檔位調節,以達到每個檔位對應不同的線路連接關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列車的換向器,其優點是能夠針對列車完成不同檔位的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列車的換向器,其特征是:包括外殼、轉動連接在外殼上的轉動軸、用于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和若干個沿軸向設置在轉軸兩側的接線端子,每兩個所述接線端子構成用于控制列車車速的控制回路,所述轉軸上交錯設置有若干個控制所述回路分別導通的撥動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實現通過轉動轉軸,轉軸帶動若干個撥動件變換位置,撥動件控制對應每組接線端子導通,能夠實現通過轉軸轉動完成改變各組接線端子線路的連通和斷開的狀態,進而實現調節多個連接線路的不同連接狀態,完成列車換向所需的檔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殼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內壁上設置有夾層。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保證底座部分在接觸液體時,液體不進入殼體內部,損壞換向器,進而實現了減小因換向器因內部電路進而而導致事故發生的概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撥動件包括套接環,所述套接環套設在轉軸上,所述套接環上沿套接環周向開設有條形通孔,所述撥動件通過螺桿穿過條形通孔與轉軸固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便于操作人員通過改變條形通孔與螺桿的相對位置,進而改變撥動件撥動接線端子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每個所述接線端子均包括用于連接導線的第一接觸端和第二接觸端、用于連通第一接觸端和第二接觸端的接觸片、與殼體連接的端子固定塊以及與端子固定塊鉸接用于帶動接觸片轉動的鉸接片,所述撥動件帶動所述接觸片轉動,所述接觸片隨鉸接片轉動過程中與第一接觸端分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保證通過撥動件隨轉軸轉動,帶動鉸接片沿端子固定塊朝向第一接觸端轉動,鉸接片帶動接觸片與第一接觸端抵接,完成接線端子的導通,進而實現每組接線端子線路的導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鉸接片撥動件接觸的一端轉動連接有一導向輪。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實現在鉸接片被撥動件頂起轉動的整個過程更加順暢,保證換向及時,進而保證不因換向延遲導致列車發生事故。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該撥動件還包括用于保證鉸接片轉動后復位的復位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賽信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賽信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672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