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服務機器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14908.8 | 申請日: | 2017-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153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季泳;郭銳;隋曉鵬;張利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塔米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饋信息 服務機器人系統 服務機器人 人工管理 報警信息 應答 報警信息發送 反饋信息發送 本實用新型 服務器端 服務水平 內容生成 應答系統 用戶需求 正確應答 準確率 服務器 檢測 展示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服務機器人系統,可以在服務器端檢測是否有交互內容對應的第一反饋信息,當沒有第一反饋信息時,服務機器人可以生成報警信息發送至人工管理平臺,人工管理平臺接收到報警信息后,根據報警信息中的交互內容生成第二反饋信息,并將該第二反饋信息發送至所述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接收到第二反饋信息后,將該第二反饋信息展示給用戶,從而使得該服務機器人系統面對用戶輸入的各種交互內容需要作出正確應答時,當服務器端的應答系統還不能滿足用戶需求時,還可以借助人工管理平臺對用戶輸入的交互內容進行人工應答處理,大大提高了服務機器人系統對用戶輸入的交互內容的應答準確率,提高服務機器人的服務水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服務機器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服務機器人系統及其交互方法。
背景技術
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中,依靠高精度聲音采集硬件,日漸成熟的語音識別技術軟件,人臉識別技術軟件,實現人機交互已非難事。服務機器人對預設已知的人機交互的服務,用固定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程序代替人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面對未知、及突發的問題,單純依靠AI程序控制人機交互無法做到完美解決,AI程序不能很好的保證對于交互內容的準確應答,尤其是在重要活動、會議等情況下,AI程序的弊端難以被接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服務機器人系統及其交互方法,以解決服務機器人系統單純依靠AI程序控制人機交互無法保證對于交互內容的準確應答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交互方法,應用于服務機器人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用戶輸入的交互內容;
發送所述交互內容至與所述服務機器人對應的服務器端,所述服務器端用于在所述服務器端檢測所述交互內容是否有對應的第一反饋信息,并將是否有對應的第一反饋信息的結果發送至所述服務機器人;
若所述服務機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內容沒有對應的第一反饋信息的結果,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內容的報警信息;
發送所述報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臺,所述人工管理平臺用于根據所述報警信息中的交互內容生成第二反饋信息,并將該第二反饋信息發送至所述服務機器人;
將所述第二反饋信息展示給用戶。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服務機器人系統,所述服務機器人系統包括:服務機器人,與所述服務器機器人對應的服務器端,人工管理平臺;
所述服務器機器人包括交互模塊、執行器模塊;
所述服務機器人通過網絡與所述服務器端連接,所述服務機器人通過網絡與所述人工管理平臺連接;
所述交互模塊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交互內容,并發送所述交互內容至與所述服務機器人對應的服務器端;
所述服務器端用于在所述服務器端檢測所述交互內容是否有對應的第一反饋信息,并將是否有對應的第一反饋信息的結果發送至所述服務機器人;
若所述服務機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內容沒有對應的第一反饋信息的結果時,所述執行器模塊用于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內容的報警信息,并發送所述報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臺;
所述人工管理平臺用于根據所述報警信息中的交互內容生成第二反饋信息,并將該第二反饋信息發送至所述服務機器人;
所述執行器模塊還用于將所述第二反饋信息展示給用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塔米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塔米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149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負壓外塑蓋機械臂
- 下一篇:一種降低轉軸磨損的助力機械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