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下肢仿生運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996735.3 | 申請日: | 2017-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645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霞;張豐啟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豐啟 |
| 主分類號: | A61H9/00 | 分類號: | A61H9/00;A61H1/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 地址: | 473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起落 小腿 腳掌 腳部 腳后跟 小腿肌 背板 前移 群充 仿生運動裝置 氣管連接氣泵 充放氣氣囊 氣囊包裹 抬腿 下肢 本實用新型 膝關節 肌肉運動 靜脈回流 營養代謝 腳踝 關節 鍛煉 治療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下肢仿生運動裝置,具有L形背板,其中:在所述L形背板上設有抬腿充放氣氣囊,所述抬腿充放氣氣囊包括腳掌起落氣囊、腳后跟起落氣囊和小腿前移氣囊;所述腳掌起落氣囊和腳后跟起落氣囊均設在L形背板的平板上;所述小腿前移氣囊外側固定連接有小腿肌群充放氣囊,所述小腿肌群充放氣囊包裹小腿;所述腳掌起落氣囊的上側設有腳部充放氣囊,腳部充放氣囊包裹腳部;腳部充放氣囊和小腿肌群充放氣囊通過氣管連接氣泵;所述掌起落氣囊、腳后跟起落氣囊和小腿前移氣囊通過氣管連接氣泵。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仿生小腿、膝關節、腳踝和腳掌的相應動作,促進肌肉運動和靜脈回流,改善腓腸肌營養代謝,滑利關節,具有鍛煉治療作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體腓腸肌進行伸縮和腳踝運動鍛煉的下肢仿生運動裝置。
背景技術
慢性下肢靜脈疾病是常見的血管病和多發病,其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2008 年,國際血管學雜志發表的《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下肢慢性靜脈疾病治療指南》指出慢性靜脈疾病(chronicvenous diseases,CVD) 是因靜脈的結構或功能異常而使靜脈血回流不暢、靜脈壓力過高導致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為特征的綜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勞和脹痛,水腫、靜脈曲張、皮膚營養改變和靜脈潰瘍為主要臨床表現。
國內對慢性靜脈疾病常用CVI 的概念,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insufficiency,CVI) 即,指靜脈系統功能異常的慢性進展性疾病。慢性靜脈疾病(CVD) 與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 的區別在于,慢性靜脈疾病(CVD) 納入了更多處于疾病早期的患者,這些患者可能無癥狀或( 和) 體征,或者癥狀較輕。靜脈疾病約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常發生于下肢。在中國,下肢靜脈疾病的患病率為8.89%,即近1 億患者。每年新發病率為0.5%~3.0%,其中靜脈性潰瘍占1.5%。2011 年,由國際靜脈聯盟(UIP) 組織的迄今為止靜脈領域最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50 歲左右的下肢不適人群中,慢性靜脈疾病(CVD) 的發生率為63.9%,其中c3-c6 的CVI 患者占24.3%。加壓治療是慢性靜脈疾病(CVD) 最基本的治療手段,包括彈力襪、彈力繃帶及充氣加壓治療等。通過梯度壓力對肢體加壓,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肢體瘀血狀態。2008 年,國際血管學雜志發表的《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下肢慢性靜脈疾病治療指南》指出加壓治療是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PTS)的A 級推薦,是靜脈水腫的B 級推薦和淋巴水腫的c 級推薦。針對有癥狀無明顯靜脈體征的患者( 處于c0 ~ cl 級),可采取生活方式改變,結合加壓和藥物治療,早期處理,及時消除癥狀。針對已出現明顯癥狀和體征的患者( 處于c2 ~c6 級) 應根據病因(E),解剖定位(A),病理生理(P) 分級通過手術聯合加壓或藥物治療等綜合手段,使患者的CEAP 分級降低,長期采用加壓和藥物治療,鞏固術后療效,延緩疾病進程。
現有技術中,多是主動鍛煉腿部肌肉來實現靜脈回流,如授權公告號 CN
204485218 U,授權公告日 2015.07.22 公開了一種腿部肌肉拉伸練習踏板,用于對小腿后群肌肉進行拉伸練習。組成中包括傾斜踏板、底板、支撐桿,底板水平放置,傾斜踏板為平板,傾斜踏板板面的一端與底板板面的一端由轉軸相連接,支撐桿為長方形框架,支撐桿的長方形框架的下邊與底板板面的另一端由轉軸相連接,支撐桿的長方形框架的上部與傾斜踏板的另一端為活動連接,傾斜踏板與底板的傾斜角度為 10-25 度。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拉伸效果良好,可以為鍛煉者提供對小腿后群肌肉和腳后跟兩條大筋進行拉伸的專用器材,并可按照鍛煉者的需要調整拉伸角度,有效提高小腿后部的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柔韌性和彈性,提高鍛煉效果。該踏板結構不具有加壓作用,且需要主動鍛煉,對術后患者不適應。
授權公告日2016.01.06授權公告號CN 204932174 U由本實用新型申請人公開了簡易腓腸肌被動運動裝置,機械結構實現帶動腓腸肌、腳踝被動運動,促進靜脈血回流的作用,但使用者下肢不負重,腓腸肌運動強度有限,影響了作用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豐啟,未經張豐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9967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按摩枕的按摩頭組件
- 下一篇:一種容易清潔的香氛按摩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