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螺釘裝配專用SCARA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7344.0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30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青;范凱杰;盛蕊;李憲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9/04 | 分類號: | B25J9/04;B25J9/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釘 裝配 專用 scara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裝配機器人,尤其是一種螺釘裝配專用SCARA機器人。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不斷推進中,工業自動化水平迅速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機器人代替傳統的工人作業,這使得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對于機器人而言,其自身的穩固性和安全性對生成線的產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傳統的SCARA機器人為“三轉動一平移”類型的運動形式,并且其平移運動形式是在機器人的執行末端的位置,由于受力等因素,會影響機器人的工作精度和穩定性。同時在水平方向只有兩個自由度確定水平方向的坐標點,雖然也可以確定水平方向的坐標點,但是靈活性不夠。此外,傳統的SCARA機器人的工作域為扇形面。為了增大機器人的工作域,同時提高機器人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這就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SCARA機器人,來改善以往設計中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的螺釘裝配專用SCARA機器人。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螺釘裝配專用SCARA機器人,包括末端執行機構、腕部、肘部、肩部、肩部升降機構和機座。所述的末端執行機構是由螺釘退槽嘴、螺絲刀、端蓋、底蓋、電動鉆、升降架移動板、升降架頂蓋、升降架外支桿、升降架滑動軸、升降架底座、升降架絲杠和螺母組成,螺釘退槽嘴通過螺釘安裝在腕部副板上,用來穩固螺絲刀頭部和讓工作對象自動脫離,電動鉆是由端蓋和底蓋裝配固定,底蓋和升降架移動板通過螺釘連接,并且螺絲刀安裝在電動鉆頭部,升降架移動板安裝在由升降架頂蓋、升降架外支桿、升降架滑動軸和升降架底座組成的框架上,并且升降架移動板中間由三個圓柱孔,中間的圓柱孔有內螺紋,用來與升降架絲杠配合,另外兩個圓柱孔沒有螺紋與升降架滑動軸配合,通過螺母和升降架絲杠的配合調節升降架移動板的位置;所述的腕部是由腕部副板、腕部復合軸承、腕部連接蓋、腕部主板和腕部加強筋組成,腕部加強筋用來加固腕部主板和腕部副板,腕部副板與腕部主板通過螺釘連接,同時也與升降架外支桿、螺釘退槽嘴和升降架底座通過螺釘連接,腕部復合軸承和腕部主板通過腕部連接蓋連接,同時腕部復合軸承與第一電動機通過第一電機連接蓋連接;所述的肘部是由第一電動機、第一電機連接蓋、肘部主板、肘部復合軸承和肘部連接蓋組成,第一電動機通過第一電機連接蓋固定在肘部主板上,肘部復合軸承和肘部主板通過肘部連接蓋連接,同時肘部復合軸承與第二電動機通過第二電機連接蓋連接;所述的肩部是由第二電機連接蓋、第二電動機、肩部主板、肩部加強筋、肩部副板、肩部滑動板、肩部滑槽和螺紋蓋組成,第二電動機通過第二電機連接蓋固定在肩部主板上,肩部主板與肩部副板通過肩部加強筋加固連接的,肩部滑動板與肩部副板通過螺釘連接,同時肩部滑槽和螺紋蓋都是通過螺釘與肩部滑動板而連接;所述的肩部升降機構是由第三電動機、第三電機連接蓋、第三電機聯軸器、絲杠、肩部升降機構主板、滑槽固定桿、滑槽、絲杠固定塊和滑槽固定塊組成,第三電動機通過第三電機連接蓋固定在肩部升降機構主板上,絲杠通過第三電機聯軸器與第三電動機連接,同時絲杠通過絲杠固定塊固定位置,并且絲杠與螺紋蓋配合連接,滑槽通過滑槽固定桿和滑槽固定塊連接在肩部升降機主板上,同時滑槽與肩部滑槽配合連接;所述的機座是由第四電動機、機座復合軸承、機座圓筒和機座底板組成,第四電動機與機座復合軸承通過鍵連接,并通過螺釘安裝在機座圓筒上,機座復合軸承與肩部升降機構主板通過螺釘連接,機座圓筒與機座底板通過螺釘連接,機座底板通過地腳螺栓與工作平面連接。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螺釘裝配專用SCARA機器人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穩定性好、靈活性高等特點,由于執行末端有升降架可以調節電動鉆高度,進而可以更換不同類型的螺絲刀,使用范圍更加豐富;由于改變了傳統 SCARA機器人平移運動的位置分布,由受力分析可知,可以提高機器人操作的穩定性,工作時的精準性;此外,由于增加了一個腕部結構,使得機器人在水平方向的靈活性增加,同時工作域也變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復合軸承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執行末端和腕部連接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腕部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肘部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肩部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73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落地窄式吸盤機械手
- 下一篇:一種用于多自由度主操作手中的連桿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