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電機三檔位純電動傳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84081.8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683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潔婧;何錫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7/12 | 分類號: | B60K1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180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檔位 電動 傳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車輛動力傳動領域的技術,具體是一種單電機三檔位純電動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動力系統電動化已經成為發展趨勢,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純電動行駛里程和充電時間都得到很大改善,逐漸成為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目前市場上較多的純電動汽車都采用單一速比,對驅動電機提出了較高的扭矩和轉速要求。開發多擋位的純電動系統能夠優化電機的工作區間,同時降低電池的容量需求,有利于降低整車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大多通過內齒圈實現兩擋的純電動驅動,導致其傳動效率提高有限的同時不能完全適應橫置前驅車輛的動力系統布置的缺陷,提出一種單電機三檔位純電動傳動裝置,通過一個離合器、兩個制動器和行星排機構的配合,實現三個擋位的純電動驅動模式,滿足大扭矩輸出和高車速使用要求,同時優化電機工作區間,提高純電動系統效率。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設置于殼體內的電機、復合行星排機構、離合器、第一制動器和第二制動器,其中:電機的定子、第一制動器和第二制動器固定設置于殼體上,電機的轉子、第一制動器和第二制動器分別與復合行星排機構相連;離合器設置于復合行星排機構中。
所述的復合行星排機構包括:行星架、太陽輪、第一行星輪、第二行星輪、第一外齒圈、第二外齒圈、第一連軸、第二連軸、第三連軸和第四連軸,其中:第一行星輪和第二行星輪設置于行星架上,并分別與太陽輪嚙合;第一行星輪與第一外齒圈嚙合,第一行星輪、第二行星輪和第二外齒圈依次嚙合;太陽輪、第一外齒圈和第二外齒圈分別與第三連軸、第一連軸和第二連軸固定連接,行星架與第四連軸相連。
所述的第三連軸與轉子相連。
所述的離合器位于行星架與第三連軸之間。
所述的第一制動器位于第四連軸與殼體之間,第二制動器位于第一連軸與殼體之間。
技術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離合器、兩個制動器和復合行星排機構的配合,實現單電機下三個擋位的純電動驅動模式,滿足大扭矩輸出和高車速使用要求,同時優化電機工作區間,提高純電動系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第二連軸、3第三連軸、4第一連軸、5行星架、6太陽輪、7第一行星輪、8第二行星輪、9第二外齒圈、10第一外齒圈、11減速齒輪、12大減速齒輪、13小減速齒輪、14差速器主減速齒輪、15齒輪連軸、16車輪、17差速器、18整車半軸、19轉子、20定子、21第四連軸、B1第一制動器、B2第二制動器、C1離合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殼體1、設置于殼體1內的電機(EM)、復合行星排機構、離合器C1、第一制動器B1和第二制動器B2,其中:電機EM的定子20、第一制動器B1和第二制動器B2固定設置于殼體1上,電機EM的轉子19、第一制動器B1和第二制動器B2分別與復合行星排機構相連;離合器C1設置于復合行星排機構中。
所述的復合行星排機構包括:行星架5、太陽輪6、第一行星輪7、第二行星輪8、第一外齒圈10、第二外齒圈9、第一連軸4、第二連軸2、第三連軸3和第四連軸21,其中:第一行星輪7和第二行星輪8設置于行星架5上,并分別與太陽輪6嚙合;第一行星輪7與第一外齒圈10嚙合,第一行星輪7、第二行星輪8和第二外齒圈9依次嚙合;太陽輪6、第一外齒圈10和第二外齒圈9分別與第三連軸3、第一連軸4和第二連軸2固定連接,行星架5與第四連軸21相連。
所述的第三連軸3與轉子19相連。
所述的離合器C1位于行星架5與第三連軸3之間。
所述的第一制動器B1位于第四連軸21與殼體1之間,第二制動器B2位于第一連軸4與殼體1之間。
所述的第二連軸2作為動力輸出軸與減速機構相連。
所述的減速機構包括:減速齒輪11、大減速齒輪12、小減速齒輪13、差速器主減速齒輪14、齒輪連軸15和差速器17,其中:大減速齒輪12和小減速齒輪13設置于齒輪連軸15上,大減速齒輪12與減速齒輪11嚙合,小減速齒輪13與差速器主減速齒輪14嚙合;差速器主減速齒輪14設置于差速器17上。
所述的差速器17通過整車半軸18連接車輪16。
所述的減速齒輪11與大減速齒輪12嚙合形成第一級減速,小減速齒輪13與差速器主減速齒輪14嚙合形成第二級減速,動力由差速器17輸出至整車半軸18驅動車輪16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8408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風能的新能源汽車
- 下一篇:一種提高電動汽車性能的新型動力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