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疊加式齒片的隨車用剪式千斤頂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78403.8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00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程浩;陳有源;韓進;盛永明;顧曉峰;林來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市通潤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3/20 | 分類號: | B66F3/2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張利強 |
| 地址: | 2266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疊加 式齒片 隨車用剪式 千斤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隨車用剪式千斤頂,尤其是一種用于家用汽車隨車配套的具有疊加式齒片的隨車用剪式千斤頂。
背景技術
剪式千斤頂廣泛配套在各種中小型的機動車上,作為機動車輛專業的維修維護用工具,其意義和作用愈來愈被大家所熟知。剪式千斤頂長期以來均按所配套車輛的載荷大小來選擇其不同的規格,在傳統的設計理念中,往往大規格高承載量的剪式千斤頂偏重于使用優質加厚的鋼板材沖壓成型,究其原因主要是考量了千斤頂本體最薄弱環節,因而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材料、增加了成本。技術人員在設計和制造剪式千斤頂的長期實踐中,努力以各種優化結構的方式來提高產品各零部件的抗壓、抗拉、抗彎、抗剪、抗扭強度、剛度,比如:在千斤頂的結構件上按力學性能設置加強筋、壓印式加強柱等方案均取得了很大的實際效果,經濟效益十分明顯,進而在對剪式千斤頂成對組合臂之間所對嚙的齒輪結構要素的設計分析中,工程師們發現:與各支承臂一體制造的齒輪實體的設計中還有很多的不足:通常支承臂的板材厚度經過沖壓打彎成型后綜合機械強度已能適應千斤頂在規定載荷條件下使用所需的各項性能指標要求,但其組合臂間的嚙合齒的齒厚尺寸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千斤頂在惡劣環境中的偏載荷、超載荷中的工作狀態需要以拉大齒厚并給予齒形的整理工藝才能使得成對齒的嚙合厚度和強度得到保證;當產品進入某些標準要求較高的國家或地區時,又往往會加厚支承臂的板材厚度以實現整體地提高機械強度,但是加厚板材后的支承臂各齒輪部位卻很難實現在原工藝裝備中順利地完成為加厚有效齒寬所進行的拉齒及整齒工序,也必然地引發了成品合格率的大大下降,造成很大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針對上述背景技術及對比技術方案的不足,由工程師們精心設計的貼片式加強齒片與各支承臂相關齒部組合強化,使相關部件的機械強度達到局部補強、整體滿足的目的,其指導思想是:簡化支承臂齒部的加工工藝,再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沖壓工藝,利用大量剪式千斤頂制造中形成的邊角料制造本課題所述的補強齒片。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具有疊加式齒片的隨車用剪式千斤頂,包括底座部件、左側下支承臂組件、右側下支承臂組件、頂頭支承臂合體部件、螺桿螺紋副轉動副組件,其特征是:在左側下支承臂的下端部分別設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在右側下支承臂的下端部分分別設有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左側下支承臂的兩側板上分別設有第一補強齒片定位孔和第二補強齒片定位孔;在第一補強齒片上設置有與第一補強齒片定位孔配合鉚接的第一定位搭子;在第二補強齒片上設置有與第二補強齒片定位孔配合鉚接的第二定位搭子;在第一齒輪與第一補強齒片之間設有第一固聯焊點,在第二齒輪與第二補強齒片之間設有第二固聯焊點;右側下支承臂的兩側板上分別設有第三補強齒片定位孔和第四補強齒片定位孔;在第三補強齒片上設置有與第三補強齒片定位孔配合鉚接的第三定位搭子;在第四補強齒片上設有與第四補強齒片定位孔配合鉚接的第四定位搭子;在第三齒輪與第三補強齒片之間設有第三固聯焊點,在第四齒輪與第四補強齒片之間設有第四固聯焊點。
其中,第一串聯銷軸與底座部件上的第一同軸孔、左側下支承臂組件上的第二同軸孔實施軸孔間隙配合。
其中,第二串聯銷軸與底座部件上的第三同軸孔、右側下支承臂組件上的第四同軸孔實施軸孔間隙配合。
其中,組合后的左側下支承臂組件的第一齒部、第二齒部分別與對應的右側下支承臂組件上的第三齒部、第四齒部分別實施齒輪間的齒形嚙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以貼片式補強齒片分別與各支承臂上的相應齒輪鉚接并輔以點電焊固聯,有利有效地保障了支承臂上的齒輪強度等機械物理性能,簡化齒部的加工工藝及通過合理使用同一產品生產中形成的邊角料,降低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實施例的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側下支承臂與第一補強齒片、第二補強齒片的搭接位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施例的左側下支承臂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3、圖4 所示是標明左側下支承臂組件的第二固聯焊點和第一固聯焊點位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右側下支承臂與第三補強齒片、第四補強齒片的搭接位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6所示為右側下支承臂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7、圖8所示是分別標明右側下支承臂組件的第四固聯焊點和第三固聯焊點位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零部件之間的裝配關系立體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市通潤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南通市通潤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784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停車場反向尋車系統
- 下一篇:飛機液壓千斤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