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輪模具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3477.X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947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霖;李振;周玉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27/04 | 分類號: | B22D2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輪 模具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具體涉及模具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鋁車輪中拋光類產品的表面時常出現的針孔及硅偏析問題,一直是困擾企業的難題,現有技術中,為解決拋光產品表面質量的問題,通常是在模具上加工若干個盲孔,然后往盲孔內吹風冷卻,但是由于風的冷卻強度十分有限,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專利提供了一種過對拋光車輪表面缺陷區域進行精準冷卻控制的車輪模具冷卻裝置。
車輪模具冷卻裝置,由底模、冷卻主體、螺栓、冷卻通道、冷卻錐、蓋板Ⅰ、蓋板Ⅱ、階梯孔、半圓缺口、出水口、進水口、水冷三通塊與管接頭組成。
冷卻主體上設置階梯孔,螺栓穿過階梯孔,將冷卻主體固定在底模上。冷卻主體上設置水冷冷卻通道,冷卻通道的直徑設置為8mm-12mm。冷卻通道的進水口設置水冷三通塊,實現一路進水分成兩路。冷卻通道的正上方設置冷卻錐。冷卻錐與底模配合面設置2°-5°的拔模角,以方便裝配。
冷卻錐頂端的直徑設置為10mm-16mm;冷卻通道的進水口、出水口通過管接頭與設備水道連接;冷卻通道上設置蓋板Ⅰ與蓋板Ⅱ兩層蓋板,蓋板Ⅱ與冷卻主體的垂直配合面設置半圓缺口,以方便焊接密封,半圓缺口的半徑大于等于4mm。
冷卻錐針對產品表面需要冷卻的地方,冷卻錐的分布與數量由產品結構決定。
為減少底模與冷卻主體的熱量交換,底模與冷卻主體的水平配合面具有較高的粗糙度,作為改進,還可在水平配合面設置避空槽。
生產時,水冷開啟后,由進水口首先進入水冷三通塊分成兩路水進入冷卻通道,通過冷卻錐對產品表面進行冷卻,最終水由出水口流出。
本實用新型顯著提高拋光車輪的表面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車輪模具冷卻裝置的裝配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車輪模具冷卻裝置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車輪模具冷卻裝置的俯視圖。
圖中,1-底模、2-冷卻主體、3-螺栓、4-冷卻通道、5-冷卻錐、6-蓋板Ⅰ、7-蓋板Ⅱ、8-階梯孔、9-半圓缺口、10-出水口、11-進水口、12-水冷三通塊、13-管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車輪模具冷卻裝置,由底模1、冷卻主體2、螺栓3、冷卻通道4、冷卻錐5、蓋板Ⅰ6、蓋板Ⅱ7、階梯孔8、半圓缺口9、出水口10、進水口11、水冷三通塊12與管接頭13組成。
冷卻主體2上設置階梯孔8,螺栓3穿過階梯孔8,將冷卻主體2固定在底模1上。冷卻主體2上設置水冷冷卻通道4,冷卻通道的4直徑設置為8mm-12mm。冷卻通道4的進水口11設置水冷三通塊12,實現一路進水分成兩路。冷卻通道4的正上方設置冷卻錐5。冷卻錐5與底模1配合面設置2°-5°的拔模角,以方便裝配。
冷卻錐5頂端的直徑設置為10mm-16mm;冷卻通道4的進水口11、出水口10通過管接頭13與設備水道連接;冷卻通道4上設置蓋板Ⅰ6與蓋板Ⅱ7兩層蓋板,蓋板Ⅱ7與冷卻主體2的垂直配合面設置半圓缺口9,以方便焊接密封,半圓缺口9的半徑大于等于4mm。
冷卻錐5針對產品表面需要冷卻的地方,冷卻錐5的分布與數量由產品結構決定。
為減少底模1與冷卻主體2的熱量交換,底模1與冷卻主體2的水平配合面具有較高的粗糙度,作為改進,還可在水平配合面設置避空槽。
生產時,水冷開啟后,由進水口11首先進入水冷三通塊12分成兩路水進入冷卻通道4,通過冷卻錐5對產品表面進行冷卻,最終水由出水口10流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34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鑄造模具局部特殊冷卻結構
- 下一篇:一種負壓液氮過冷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