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轎車內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57842.3 | 申請日: | 2017-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78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靳中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靳中山 |
| 主分類號: | B60N2/32 | 分類號: | B60N2/32;B60N2/34;B60N2/06;B60N2/8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言麗君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轎車 內部結構 | ||
1.一種小轎車內部結構,包括安裝有方向盤組件(1)及儀表盤組件(14)的前操控臺(2)、主駕駛座椅(3)、副駕駛座椅(4)、后排長座椅(5)、設置在主駕駛座椅(3)和副駕駛座椅(4)之間的操控座(6)、以及安裝在操控座(6)內的操控桿(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駕駛座椅(3,4)可分別在車內主、副駕駛區域內前后移動,且可前移至緊貼前操控臺(2)位置,所述主、副駕駛座椅(3,4)均包括坐設部(31,41)、靠背部(32,42),其靠背部(32,42)可向后轉動放平,所述操控座(6)上具有高度與后排長座椅(5)的坐設部(51)高度一致的扶手箱(8),該扶手箱(8)上安裝有可向后轉動至與扶手箱(8)上表面保持水平的翻蓋(9),當汽車處于行駛狀態時,主、副駕駛座椅(3,4)與前操控臺(2)之間形成有擱腳空間,且翻蓋(9)蓋設于扶手箱(8)上,當汽車處于休息狀態時,主、副駕駛座椅(3,4)前移至緊貼前操控臺(2)位置且放平相應靠背部(32,42),同時后翻翻蓋(9),此時靠背部(32,42)、翻蓋(9)均與后排長座椅(5)的坐設部(51)相接,主、副駕駛座椅(3,4)的坐設部(31,41)和靠背部(32,42)、翻蓋(9)及后排長座椅(5)的坐設部(51)形成相連的休息區(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轎車內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駕駛座椅(3,4)的靠背部(32,42)上端分別可拆卸連接有靠枕(33,4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轎車內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駕駛座椅(3,4)的靠背部(32,42)內具有可帶動靠枕(33,43)升降的電動升降機構(1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小轎車內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升降機構(18)包括電機(18-1)、由電機(18-1)控制伸縮的伸縮桿(18-2)、與伸縮桿(18-2)外端部相連的連桿(18-3)以及設置在連桿(18-3)兩端的連接桿(18-4),連接桿(18-4)上具有多檔高度定位孔,所述靠枕(33,43)具有供連接桿插入的插槽(18-5),且靠枕(33,43)內于插槽(18-5)的一側設有可伸入插槽(18-5)且鎖定高度定位孔的鎖定桿(18-6),所述鎖定桿(18-6)與靠枕(33,43)之間設有壓簧(18-7)。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小轎車內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駕駛座椅(3,4)與車內主、副駕駛區域之間設有帶動主、副駕駛座椅(3,4)前后移動的電動滑動機構(11),所述主、副駕駛座椅(3,4)內具有帶動靠背部(32,42)翻轉的電動轉動機構(12)。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小轎車內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駕駛座椅(3,4)的靠背部(32,42)后側具有可翻轉的支架(20),該支架(20)具有打開狀態和折疊狀態,打開狀態時,支架與靠背部(32,42)垂直布置,折疊狀態時,支架收攏于靠背部(32,42)后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靳中山,未經靳中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5784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
- 下一篇:一種改進的公交車座椅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