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車輛的電池包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15972.0 | 申請日: | 2017-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201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剛;孟召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電池包。
背景技術
對于車輛上使用的傳統電池模組來講,所有電池模組都固定安裝在電池殼體的電池托盤上,因此傳統電池殼體較大,并且電池殼體整體吊掛在車體下面,整體重量重達幾百公斤。安裝完后的電池模組與電池托盤固定為一個整體,在電池模組損壞需要維護或更換時,只能將整個電池包拆卸,再打開電池殼體,然后拆卸需要維護或更換的電池模組。此外,傳統車輛的電池包充電時也只能將車輛停在有充電樁的位置,操作十分不便。
此外,電池模組容易被盜竊,給用戶造成財產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車輛的電池包,電池模組裝拆方便,并且可以對電池模組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電池包包括:托盤,所述托盤適于固定在車輛的底部;上蓋,所述上蓋設置在所述托盤上以在所述上蓋與所述托盤之間限定出容納腔,所述上蓋的側壁上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處設置有活動門,所述活動門用于打開或關閉所述開口;多個電池模組,所述電池模組設置在所述托盤上且位于所述容納腔內,且所述電池模組相對所述托盤可滑動,從而適于從所述開口以滑動方式取出所述電池模組。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電池包,上蓋可以對電池模組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從而有利于提高電池模組的使用壽命,同時,設置上蓋,還可以避免電池模組被偷盜,從而為用戶減少財產損失。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上述的用于車輛的電池包還包括: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用于將所述活動門固定在所述開口處。
根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實施例,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一磁性固定件和第二磁性固定件,所述第一磁性固定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固定件分別設置在所述活動門和所述開口處且磁性相吸,所述第一磁性固定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固定件中的至少一個為電磁件。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件由所述電池模組供電。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活動門的上端設置有轉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活動門由驅動電機驅動進行翻轉。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門包括左右兩個。
可選地,兩個所述活動門共用一個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聯動組件帶動兩個所述活動門同時翻轉。
具體地,所述聯動組件包括:第一齒條和與所述第一齒條嚙合的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左側的所述活動門相連以帶動左側的所述活動門翻轉;第二齒條和與所述第二齒條嚙合的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右側的所述活動門相連以帶動右側的所述活動門翻轉,所述第二齒條包括:下段、上段和連接段,所述下段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所述上段位于所述下段的斜上方并通過所述連接段相連,所述下段與所述第一齒條處在同一平面內且彼此間隔開,所述上段位于所述第一齒條的上方;以及共用齒輪,所述共用齒輪嚙合在所述上段與所述第一齒條之間,所述驅動電機驅動所述共用齒輪轉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活動門具有豎直位置和水平位置,在活動門處于所述豎直位置時活動門封閉所述開口,在活動門處于所述水平位置時所述活動門向上翻轉至水平位置,以打開所述開口。
附圖說明
圖1是托盤的立體圖;
圖2是電池模組的立體圖;
圖3是活動門的示意圖;
圖4是上蓋與托盤的位置示意圖;
圖5是聯動組件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電池模組100、電池模組本體1、模組滑動部2;
托盤200、托盤底壁201、左側部分2011、右側部分2012、托盤滑動部202、前立板203、后立板204、中間連接立板205;
聯動組件304、第一齒條305、第一齒輪306、第二齒條307、下段3071、上段3072、連接段3073、第二齒輪308、共用齒輪309;
上蓋400、開口401、活動門402、容納腔403、轉軸40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159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